阿军经过迪化(乌鲁木齐),稍稍休整了两天,又继续前进,在经过艰苦跋涉之后,终于出了新疆,进入青海,随即南下,尽量往中华民国的势力范围靠拢。杨烨知道,中华民国只是名义上统一了南方,许多地方军阀根本不会听从中央号令,而且财政问题一直是民国的头等大事,估计孙中山现在最头疼的就是财政了。
青海之后,就是四川和西康,然后是湖北,进入湖北,孙中山答应的补给算是有了,不过少得可怜。杨烨特别不爽,但到底是在人家的地头,况且湖北又不能代表中央,原本的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现在已经是中华民国的副总统,和中央绝对是貌合神离,孙中山的命令能执行已经不错了,想完全执行是不可能的。
走出湖北,又过了安徽,便到了目的地,也就是江苏南京,走到这时候,已经是三月上旬。从喀布尔徒步行军,进入中国内地才搭乘火车,足足用了近两个月,杨烨可是累坏了,但他心中有一件事还没有办,强撑着不去休息。
根据历史记载,孙中山在二月份已经辞职,不过还没有正式解职,解职后将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仅仅运转了三个多月,就宣告终结。姑且不论孙中山辞职让位是不是为了大局,将中国的命运交到袁世凯这个军阀手中,杨烨就非常愤恨;其实他本来对于袁大头这样的强人并不反感,而且历史对于老袁的误会也有不少,但这老小子最后逆天行事登基称帝,创立“中华帝国”,实行洪宪新政,就完全让杨烨反感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袁世凯要是不称帝,哪怕他依然摆脱不了身败名裂地命运,中国历史也将改写。
南京临时政府派出迎接阿方人员的是外交部长王宠惠,杨烨不了解这个人,王宠惠也不了解阿富汗王储,所以两个人也就是亲热地客套了几句,期间王宠惠对于杨烨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吃惊不已。随后,五千阿军官兵被一名民国将领带着去南京城外的军营吃饭和休息,杨烨和警卫赫罗迪斯一起随着王宠惠去临时政府会见孙中山,路上交谈几句,王宠惠再次吃惊阿富汗王储对于中国地了解程度,竟然丝毫不亚于他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尤其是杨烨说的汉语夹带着一股子河南味儿……
这不奇怪,因为杨烨前世就是河南人。
临时政府大客厅,王宠惠敲门进去后说了两句就退出来,和杨烨交代了一下礼仪便走了,赫罗迪斯则是站在一边,像雕塑一般。杨烨整了整军装,进门后顺手关门,里面已经有一个人背对着他在等候了,听见声音便转过了身,典型的亚洲黄色人种,一身白色西装,这是一个英俊的中年人,和历史书上的照片并无差别。
杨烨心情激动,这样一位站在时代前沿的伟人,就活生生地站在在自己面前,还对自己微笑,并用英语表示欢迎。杨烨回神,笑道:“总统阁下,难道贵国的外长先生没有把鄙人会汉语的事告诉你吗?”
“亮畴的确说了,只不过我不太相信。”孙中山笑了笑,这回说的是汉语。
然后孙中山请杨烨坐下,自己也跟着坐下,茶几上已经有了两杯沏好的茶,冒着蒸腾地热气。孙中山端起一杯茶致意,礼貌地询问:“王储殿下喝得惯中国茶吗?”
杨烨端起茶杯,闭起眼睛装模作样地嗅了一下,接着小小地抿了一口,然后睁开眼睛,笃定道:“原来是龙井茶,很好,很久没喝到了。”
孙中山稍稍惊讶了一下,没想到阿富汗王储还能懂得中国茶,不过他很快平静下来,在闲聊几句后,便切入正题:“王储殿下,你这次亲率贵军来敝国,想必是贵国国王的意思,只是不知道国王陛下准备让王储殿下在哪里当战争观察员?”
杨烨道:“路上耽搁地时间太多了,来到南京我军精疲力尽,哪怕要当观察员也得歇息两天。”
“那是,那是。”孙中山喝了一口茶,挪转着茶杯,眼睛盯着杯中漂浮地茶叶,“王储殿下对于中国怎么看?或者说,对于中华民国怎么看?”
“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真正性质的共和国,这是亚洲人民的幸运。”不管怎么样,杨烨先捧了一句,“但是,贵国的处境的确堪忧。”
孙中山来了兴趣,问:“何以见得?”
“内有军阀,外有列强。”杨烨只简单地吐了八个字。
孙中山沉默了,这种情况他又何尝不知,然而时也命也,想打破或者跳出这一个规则怪圈已然太难,除非有外力因素。见到国父沉思,杨烨没有打扰,想了又想,他觉得不能让国父就这样下野,诚然,孙中山个人品行(好色)不太端正,但为国为民的心思是绝对有的,不然也不会“禅位”给袁大头。
中山先生顶多是某些方面的人品差了点,袁大头则直接逆天而行,准备当那万万人之上地九五至尊!
咳嗽一声,把沉思地孙中山惊醒,杨烨道:“总统先生,我想你也知道贵国政府的困难,而我国也正处在困难时期,欧陆列强,尤其是大不列颠,对我国垂涎三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孙中山眨眨眼,笑道:“王储殿下的汉语学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