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开封府”历史悠久,名扬中外,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规模庞大,气势宏伟。许多历史名人如寇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都曾任“开封府”尹。特别是包拯任“开封府”尹时,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瑕思神往,被后世百姓所称道。许多人不惜跋山涉水,专程到开封拜谒包公,寻访“开封府”。
二人来到开封府,首先拜竭了铁面无私的老包公。府内陈列着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提名记碑》、碑文等。风格古朴,庄严肃穆。明恋打趣地说;洪峰,看你勇斗歹徒的表情,今后当了官,也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
那是啊。洪峰自夸道;我这宁折不弯,刚直不阿的性格,岂容那些损人利已的事情发生。定会像老包一样做一个清官。
哎,据说老包断案如神?不知是真是假?明恋不明了的问。对于老包断案,她只是在戏里了解一些。今天面对开封府衙,和那包公图像,她很想知道少年包青天是如何断案的。
于是洪峰又讲起了少年包拯学断案的故事。
包拯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那老包还有哪些故事呢?明恋像个小孩子,缠着洪峰给她讲包丞。
哎,你知道老包下陈州的故事吗?
不知道。明恋摇了摇头,乞求似的望着洪峰。
好。现在我给你讲一讲包丞下陈州的故事。于是洪峰又讲起来。
那是宋仁宗的1045年,淮阳连续大旱,颗粒无收,包拯下陈州访察民情,遂向仁宗上奏放粮以救黎民百姓。宋仁宗令西宫曹娘娘的胞弟曹国舅赴陈州赈灾。曹国舅喜出望外,认为此乃发横财的良机。他本该开仓放粮,但却高抬米价,十升斗换成八升斗,而又米里掺沙。老百姓怨声载道,谁敢发问便遭惨害毒打。朝廷天天都接到告状的状纸,宋仁宗十分震怒。因是皇亲国戚,由天官寇准等权高位重的十大保官联名担保,派铁面无私的包拯下陈州严查此案。西宫娘娘闻知后大惊,暗派心腹到陈州将此事告知弟弟,令他谨防包拯。
当包拯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进入陈州地界时,看到的是尸横遍野,白骨满地,不禁仰天长叹道;真是灾情严重,目不忍睹呀。
他们也访察到关于曹国舅的许多罪恶事实。次日天将微明时刻,包拯来到陈州城门下,只见城门紧闭,城堡上灯笼火把一片明亮。包拯暗想,曹国舅已知我要来,特别防御。无奈,包拯暂时到附近村庄继续访察。到夕阳西下快关城门时,包拯脱下官服,化装成算卦先生进程。恰在此时,路上过来一穿戴妖里妖气的年轻女子,包拯通过套近乎细问,从她口中得知是进城陪曹国舅过夜的,而且夜夜皆陪。包拯猜定她必是*。包拯暗喜,这下有了进城的希望。包拯说出想法,*摇头,道是老包要来查放粮的事儿,曹国舅防备甚严,不让出入,我倒是例外。在包拯的苦心诚意的请求下,那*终于同意带他入城。那时人们骂与*打交道的人为“王八”。王朝他们劝道:“大人官清民望,又身负重任,岂能与*一起落骂名呢!”包拯说,为了天下黎民百姓,为了大宋江山社稷,顾不得这些了。国舅包的*,随便进城谁个敢挡,包拯随她顺利进城。
包拯进城后,查明了曹国舅的十大罪状,为受害的老百姓申了冤,并在金水桥上用铜铡铡了曹国舅。紧接着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老百姓赞声不绝。
明恋听了,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连连夸奖道;真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啊。
洪峰咽了口吐沫,兴致勃勃的说;不仅如此,包丞相在陈州放粮期间,还大义灭亲,铁面无私的铡了侄儿-----包勉哩。
铡了包勉?明恋惊讶的说;据说老包都是他嫂娘把他养大的,怎会把他侄儿铡了?
这个你有所不知。原来是这样的。洪峰又接着讲了起来。
东京汴梁城外驿道边,有座长亭,凡是出京公干的官员,都从这里出发登程。
这一天,龙图阁大学士、兼理开封府尹包拯,奉旨去往陈州放粮赈灾,就要启程上路。丞相王延龄和司马赵秉,来为包拯饯行。长亭厅堂内,欢声笑语。差役摆上酒宴,三人就座,互相敬酒。正在这时,王朝进来禀报:“启禀老爷,外面有位包大老爷求见。”赵秉问包拯:“明公,我朝有几个姓包的?”“就是学生一人。”“为何又来一个姓包的?”“想是新上任的官员。来,传话出去,堂上各位大人在此,新上任的官员叫他越城而过。”王朝传话出去,少时又来禀报:“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