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
“可以,你和姐姐每个人都可以挑一样礼物。”我说。
“耶!好哎好哎!”
“姐姐想买什么”我问:“有没有想要的”
女儿点头。
说:“但是我要到超市看才知道要买什么。”
“好,那我们就去看看,哦对了。刚刚大姨给你们的压岁钱,我先给你们放着,一会儿回家我给你们。自己存着啊。”
“好。”
“好。”
两个小孩的压岁钱我从来没动过,其实也不多,平常就我给他们。后来来贵阳后,王浩总会给他们一些零花钱。
我觉得在时间上亏待他们,没太多陪伴,也总会给一些。但也经常顾问着他们钱花在哪里,买了些什么。
两个小孩一人还有一个存钱罐。
且不说他们会不会乱花。
有时候大人不一定在,身上有些钱总是好的。
至于花钱的方式方法慢慢教。谁都是一点一点儿慢慢学的。
他们两个没多拿,儿子的玩具贵一点儿,算下来要138。
女儿的99。
我晃了晃女儿的手,问她:“咱们小静还差三十九块钱的东西,这样才凑足138,你是想再拿点东西凑一凑还是妈妈额外给你三十九块钱”
女儿扫了一圈周围,对我摇头:“妈妈不用了,我就要这一个。”
“嗯,那妈妈单独给你三十九块钱,这样你和弟弟的就一样了。嗯”
“嗯也不用。我和弟弟玩具的价格不一样。不用给我钱。”
“妈妈有才能给,没有也给不了。”我揉她发顶,说:“妈妈能公平的时候就公平点,要是以后碰到特殊情况,拿不出之类的,你们两个谁多一点少一点,都要好好相处,妈妈竭尽全力一视同仁。”
“妈妈,什么叫一视同仁”儿子问。
“一视同仁就是妈妈对你们两个的爱是一样的。所以你的玩具比姐姐多这么多钱,姐姐可以选两个,或者我把差价补给姐姐。这就是一视同仁。”
“哦”
“你同意吗”
“肯定呀。姐姐再选一个吧。我给你选。”
女儿依旧摇头:“妈妈,我不买了,你给我三十九吧。如果下次我再碰到,可以用这39块钱买吗”
“当然可以。”
“嗯,那我要钱。”
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后来结账出去,儿子走在前头给我们开路。还拎了一袋东西,女儿也拎着一袋,我是一手一袋。
“小野,注意着点儿,别和人碰上,不要乱跑。”
“妈妈姐姐,快一点快一点呀!”
“来了!”
趁着这个间隙,我和女儿说。
“宝贝,像刚刚这种情况,弟弟的玩具价格和你的不一样。如果差距一块两块四五块,你可以算了。
但是如果超过十块,二十,甚至更多,妈妈有意要给你补上,你不要觉得不踏实,你可以拿着。因为这是你的权利。
你拿着想买就买,如果不想买存着也可以。总之这笔钱是给你的。
以后生活中还会有很多这种类似的情况,这也是妈妈反应过来,及时给你了。如果将来有什么事儿我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你还要主动和我说,甚至主动跟我要。
只有及时把事儿说出旁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才会想处理办法。知道吗”
“妈妈,可是我觉得我们是一家人,不用分这么清楚呀。”
“嗯不是,正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所以事情都要分清楚,也要摆得明明白白的。因为我们要在一起过好久好久,如果谁一直吃亏,关系只维持表面,那就谈不什么亲情了,那叫欺负人。”
“嗯,但是幼儿园老师和我们说要懂得谦让,懂得分享。”
“谦让和分享和自己要自己应得的东西是不矛盾的。妈妈给你39,这是妈妈想对你和弟弟公平。这样你心里舒服,弟弟也知道应该合理公平分配,妈妈也踏实。
但这39如果你愿意给弟弟买个糖,或者给他买个几块钱的小玩具什么的,这才叫分享。
那取决于你自己愿不愿意,还要看你给他后自己还剩不剩,会不会影响你自己的生活。
如果妈妈不在,你身边也没有能要钱的人,感冒发烧生病,或者你要买点什么应急东西,你自己有钱就能马上实现,但没有怎么办呢
分享也要量力而行。一百块分享一块也可以,不分享,但也不要别的小朋友给你的,这也是行的。
不过如果人家给你分享,你拿了,你就得记着。记着还回去或者在人家需要你的时候出个力。”
“妈妈,爸……爸…”
女性在这个社会,无论是成长条件还是社会舆论,从来都是处于一个弱势之处。
小时候我甚至因为家里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刻意在大人面前卖过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