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灾后余烬(2 / 3)

当年战胜了俄国佬

??十万青年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天的现状。”

斋藤六郎思忖片刻,渐渐有所领悟:“武田先生的意思是……防范赤化?”

“不错,请恕我直言,像斋藤兄这样平民出身的人,是很容易受到那些异端的蛊惑的,为了维护帝国在满洲的利益,我们不得不进行相应的防范措施。”

“怎么可能嘛!”

武田信耸了耸肩:“请别介意,我只是履行我的职责而已。”

“好吧,不管怎么说,还是多谢武田先生的帮助了!”斋藤六郎解开了心结,主动敬了一杯清酒,气氛也随之渐渐轻松下来,“不过,既然这样说的话,我想武田先生大概也不会相信青丘社是‘义烈团’的联络站吧?”

“我只是觉得太过巧合,但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你难道就不怀疑是江连横搞的鬼吗?”

斋藤六郎吊起眼梢,话里明显带着私人恩怨。

武田信倒也并未立刻反驳,只是例行公事般地问:“你有证据吗?”

“证据?”斋藤六郎皱了下眉,挠挠头说,“我倒是没有证据,但这件事不可能这么巧,我了解宋律成,他肯定不是‘义烈团’的成员,江连横一把火烧了青丘社,青丘社就成了‘义烈团’的联络站了?我才不信呢!”

武田信略显失望地摇了摇头,提醒他说:“斋藤兄,我需要的是确凿的证据,而不是你主观的臆测,空口无凭可不行。”

“要什么证据呀,他不过是个支那人,想要抓他,只需要怀疑就够了,把他关起来严刑拷打,总能问出点什么!”

“不行,斋藤兄,你太低估江先生的影响力了。”

武田信断然回绝道:“他不是普通的支那人,抓他需要考虑很多事,社会舆论、帮派势力、排日情绪,别说你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就算你有证据,像他这样的社会闻人,也不是你想抓就能抓的,尤其是现在。”

“现在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现在的情况是,帝国与奉张集团的合作很融洽,民间的排日情绪也很和缓,我们必须要努力维持这种现状,否则的话,那些俄国佬恐怕就要趁虚而入了,这次纵火案调查权的让渡,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诶,真是搞不懂那些软弱的政客,我们明明比奉军强那么多,干脆把他灭掉不就好了么,何必还要处处安抚他们!”

斋藤六郎到底只是个维持治安的警员,眼界难免有些短浅,一听这话,便像许多小东洋那般

??立时忍不住抱怨起来。

不过,这正是武田信邀他小酌闲谈的原因之一。

“斋藤兄,帝国在满洲倾注了大量心血,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们是绝不希望这里陷入战火的。有朝一日,等到帝国夺取满洲那天,我们希望得到的是一片繁荣强大的土地,而不是一片废墟。只有这样,满洲才会成为帝国的根据地。”

话题渐大,斋藤六郎感觉有点空洞、乏味。

或者说,他现在更关心自己的私人恩怨。

“武田先生,你说的这些有什么用?”斋藤六郎说,“我只不过是想抓一个支那人,这跟那些时局有什么关系?”

武田信坦白道:“斋藤兄,我今天找你过来,就是想要告诉你,请你以后不要招惹那些有权势、有名望的支那人。”

“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我正在极力拉拢的目标,就算装也好,请你在南铁附属地营造出一个中日亲善、东亚共荣的局面。”

“可你确定江连横会跟你合作吗?”

“现在还不能确定。”

“那就是不会合作!”斋藤六郎冷哼道,“我觉得你把他想的太重要了,他不就是个极道分子么,何必那么偏袒他?”

武田信摇摇头说:“我不是偏袒他,而是整个奉天城的豪绅权贵,都是我要拉拢的目标,我们以后需要这些人的名望来巩固帝国对满洲的统治。”

“那你现在的进展怎么样?”

“不是很理想。”

武田信只好实话实说。

目前看来,奉天虽有不少华人示好东洋,但大多只是生意往来,毕竟眼下两国并未开战,还没那么多人着急充当汉奸。

偶有几人甘愿效犬马之劳,仔细一看,也都是些不成器的宵小之辈,指望着靠小东洋翻身耍横,实则都是些烂泥扶不上墙的杂碎;而那些真正有头有脸,有点权势的人,往往碍于名声面子,扭捏作态,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实在不够重用。

斋藤六郎一听,不由得冷哼道:“还是对他们太仁慈了,总得让他们尝尝厉害,他们才知道奉天到底是谁在做主。”

“你说的也对。”武田信没有反驳,“或许等他们真正有求于我的时候,就会变得心甘情愿了。”

话到此处,斋藤六郎忽然咧嘴一笑,却说:“武田先生,我倒是有一份名单,他们也许会有求于你。”

“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