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米
400米
300米.....
副驾驶梁正宏的两只眼睛始终盯着飞机高度仪。
当看到指针指向‘1000’(英尺,304米)时。
立即大声提醒道,“300米了。”
其实不用他提醒。
陆轻舟已经从机头下方,越来越清晰的河谷地貌判断出飞机的大致高度了。
所以陆轻舟立即向后上拉操作杆,把机头飞拉了起来。
这架本来向下俯冲的波音737-700客机,在空中完成了一个很丝滑的拉升。
飞行姿态改为平飞。
然后沿着河谷朝着上游飞去。
陆轻舟现在完全就是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经验驾驶飞机在河谷之中穿行。
虽然飞机高度略高于河谷,甚至高于河谷周围的山峰。
但是依然只能沿着河谷往上飞。
因为除了河谷地带,周围全都是花高耸入云的高山。
飞机如果不沿着河谷飞行。
而是保持低空在群山峻岭之中穿行的话。
飞过了一座山峰,还有更高的山峰等着呢。
到时候怎么办?
只能撞山了。
所以现在最安全的飞行方式,依然是沿着河谷自下游往上游方向飞。
虽然河谷蜿蜒曲折。
但只要控制好高度和速度。
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如果这架波音737-700的飞行轨迹被完整的体现在雷达屏幕上的话,会发现这架飞机的飞行轨迹并不是像平常那样是一条直线。
而是和河谷一样蜿蜒曲折。
就像一条蟒蛇在河谷上空爬行一样。
所以这种进近又被称之为蛇形进近。
轰隆隆~~~轰隆隆~~~
飞机发动机的咆哮声在河谷上空炸响。
咆哮声和造成的回声就像古代战场上喧嚣的鼓声,刺耳且激昂。
当飞机沿着河谷往上游飞行了大概二十多公里。
机头正前方。
一团稠密的浓雾彷佛是拦路虎似的,拦在了飞机前行的道路上。
这团稠密的浓雾。
就是罩在日喀则市区上空的那团浓雾了。
飞机还没有飞到浓雾的边缘。
能见度就已经肉眼可见的变差了。
此时坐在驾驶舱里的三个人,就像是三个近视眼一样,看什么东西都模模糊糊。
“高度还是太高了,我们还得再下几十米才能绕开这团雾。”梁正宏大声道。
陆轻舟脸上露出了一丝犹豫。
现在飞机的高度已经够低了。
要是再下几十米。
岂不是贴着河谷飞行?
但是现在已经距离和平机场不足50公里了。
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冒了那么大的风险。
要是这时候退缩了。
岂不是之前的付出全都白费了?
临门一脚,不得不射。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所以陆轻舟咬了咬牙,轻轻向前压杆低头,然后对梁正宏沉声道,“下调襟翼15度,扰流板拉起来一半。”
“好。”梁正宏没有任何迟疑,马上执行陆轻舟的指令。
坐在第二机长的陈彬已经紧张得快把后槽牙给咬断了。
疯子。
这两个人都他妈是疯子。
妈的飞机在河谷里蛇形进近还嫌不够。
现在还要持续下高度?
你们难道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吗?
陈彬现在恨不得给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早知道这趟救援航班这么危险,自己就不应该逞能跟着一起来。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他只能双手死死的拽着安全带,两只眼睛瞪得圆鼓鼓的,一眨不眨的看着正前方。
“ohoand(1000英尺)”
驾驶舱内。
飞控系统关于高度的提示音已经响起来了。
不过陆轻舟彷佛没有听到一样,持续压杆低头。
这时候。
本来挡在机头正前方的浓雾彷佛散了一些,本来模糊不清的能见度也变得稍稍清晰了起来。
不过陆轻舟并没有拉起机头,而是继续保持下压的姿态。
终于。
当飞机高度再下了大概50米。
飞行高度仅仅只有260米左右的时候,眼前的景色再一次变得清晰可见。
那条蜿蜒曲折的河谷再一次出现在了陆轻舟的眼前。
陆轻舟的反应很快。
马上就拉起了机头,改为平飞。
而此时。
一座矗立在群山之中,河谷之畔的高原古老城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