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杨素素的转变(1 / 2)

其实在镇上任何一家铺子进货都是这样的。比如剩下两瓶啤酒没开封,店家也会给你包退的。

只是熟人那进货,算的价格会相对便宜一点点而已。

“那我再去给大家拿几瓶过来。天气热,正好当饮料喝。”王冬冬起身拿啤酒去了。

另一边杨素素也跟村里其他老姐妹一桌吃席。

“杨大姐,要我说,咱们在座的这些老姐妹中,还是你最有福气。”

“儿子有本事,勤快、肯干、脑子活,现在也是老板了,家大业大的。”

“孙女也考上大学了,以后大学毕业了,留在城里工作,就是城里人。”

“杨大姐,你这可是享福了呀。”桌上一老婶子奉承杨素素。

“说得对,还是杨嫂子有福。小辈都有本事。

不像我家,两个孙子都不是读书的料,那脑子就跟浆糊一样,不中用。”

“我家孙女读书也不行。不是那块料。还是杨大姐厉害,后辈争气。”众老姐妹你一言我一语。

“哈哈,都是小辈们努力。

要我说,苏妹子,你家孙子也不错,嘴巴甜,吃得开。

王嫂子,你家孙女长的好,性格乖巧,人又贴心孝顺,你这当奶奶的也享福呀。”杨素素虽然心里苦,但还是笑呵呵的接受大家的吹捧。

自从老大(罗文)一家会赚钱后,家里条件越来越好,杨素素也不敢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的找麻烦了。

就算杨素素跟村里其他人抱怨老大媳妇一家有多不好,

但今时不同往日,大家心里即使想跟着杨素素一起吐槽自家儿媳妇,但还是有理智在的。

谁叫村里很多人家都在罗文他们工地上干活呢,这端人家的碗,说话自然软一截。

这不,尽管杨素素不满罗叶是个女孩,但面对大家,杨素素也不会像以前一样表现出来自己的不满。

要是时间往前10年,杨素素早就扯开嗓子骂人了。

归根结底还是钱惹得祸呀。

这有钱了,腰杆子也硬了。就连杨素素这个当妈的,也得软一截。

————————

之后罗文又张罗着在市里包了个酒店,办了场升学宴,请的都是生意上的朋友和罗叶的老师们。

这天在罗国军家办席。

这不,请的都是村里的罗姓族人。

中午吃完饭,罗国军张罗着大家一起去爬山,实际上是去上坟。

其他族人吃完饭,见大家要去上坟,也有一部分族人准备跟着一起去。

“贵哥,最近过的好不?”

“你这族长当的真是自在呀,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面。”

“想跟你抽抽烟、喝喝酒、聊聊天都见不到人。”一男人走过来给罗国贵递了支烟。

罗国贵接过对方递过来的烟:“老弟呀,还是你潇洒呀,你看我都有白头发了,你这头发还黑黝黝的,一看就是享福的命。”

罗国贵都是快奔6的人了,头顶已经有些白发了,不过平时留的寸头,头发短,看着也不算太明显。

男子打燃打火机顺势给罗国贵点烟:“享啥福哦,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

“我家小子好不容易结婚了,以为任务完成能轻松些了,

结果小两口也没啥手艺,一年到头也存不下什么钱。”

“我和老伴两人还得省吃俭用,时不时的补贴他们那个小家庭。”

“哎,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男人看到罗国贵忍不住念叨两句。

小的时候,两人也是一起长大的,算是堂兄弟。

后来大家各自成家后,罗国贵也搬到了其他村子居住,每年也就过年或者有事的时候,才会回来,联系的也就少了。

也就逢年过节见见面。

但由于罗国贵是族长,虽然这族长在现在看来也没啥特别的,但大家还保留着上族谱的传统。

这不,谁家添了人口,还是会找罗国贵在族谱上写上一笔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都老了,一家人和和睦睦,平平安安就好。”罗国贵宽慰。

其实村里大家的日子过的虽说不算多好,但至少能吃饱穿暖,家里也有点余钱,小辈想读书,还是能读的起的。

尽管跟山下条件好一些的村子还是没得比,但日子过的也算安稳。

“二哥,走了。大哥在喊大家去上坟了。”罗文领着罗叶一起走过来找罗国贵。

今天来的都是罗国军这边村子里的族人,以前罗文的老爹也是出生在这个村子里,并在这个村子里长大的,这里也算是根。

这不,罗文特意把罗叶带在身边,遇到人,就给罗叶介绍介绍。

毕竟好些族人罗叶都不算熟,有些人罗叶甚至都没见印象。

“老三,罗叶快来。”罗国贵见两人过来了,连忙招呼两人:“老三,这位是你国庆哥,就咱三叔家的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