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来别人家做客,肯定是先跟人家主人家打个招呼,通常情况下主人家都是在厨房忙活,所以大家也都习惯了,先到厨房看看。
结果这次罗国军一来,这么着急看录取通知书。
“你别告诉我,你来的时候,没看过录取通知书。
不然你跑这么快干嘛?”罗国军看了眼罗国贵,那点小心思,还真以为大家不知道似的。
罗国贵抽了口烟:“谁叫我家离得近呢,走路就到了。”
“大家都是从市里回来的,你跑的这么快,只能说明,你今天提前下班了。”
“这可不行,咱们公司是不允许迟到早退的,你这情况是不是得扣工钱?”罗国军也不着急,还在堂屋里拿了个杯子给自己倒了杯水。
罗国贵:……想不到,我那老实本分的大哥,也学坏了呀。
“大爷,大娘,大哥,通知书来了。”罗叶把手上的通知书递给离自己最近的罗月云。
谁叫罗月云已经伸出手了呢。
“我先帮大家看看,哇,红色的包装袋,配紫色的录取通知书,
姹紫嫣红,万紫千红,红红火火,总之看着就喜庆。”罗月云取出录取通知书,打开,见到了录取通知书上面京大的印章。
嗯,错不了。
稳了。
“这就是录取通知书呀,长的真好看。”吴友芳还是第一次见大学录取通知书。
之前吴飞考上大学的时候,吴友芳尽管也去参加升学宴了,但没去屋里看录取通知书。
“大学录取通知书,能不好看吗?
大学也不是那么容易考的,何况这还是京大。
好些人连京大录取通知书都没见过呢。”罗国军从罗月云手上拿过录取通知书看了又看。
“对了,老二,这好歹是省状元,咱们族谱里面得写上一笔吧。”罗国军问罗国贵。
罗国贵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抽烟:“写了,刚出成绩的时候,我就写了省状元702分。”
当时罗文给罗国贵看查分后收到的短信,罗国贵当晚回家就找出族谱写上了。
年代不同了,族谱也没以前那么多条条框框了。
特别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了,所以是男是女都一样。
族谱也不用重男轻女了。
不然很多只生了一个闺女的家庭怎么办?
罗国军:“你写族谱的时候,怎么不通知通知大家。”
罗国贵:“通知什么?”
罗国军:“好歹有个仪式感呀。”
罗国贵:“有呀,我那不是还把以前珍藏的老古董砚台和墨条拿出来研磨后才写上族谱的吗?
什么沐浴焚香,反正这澡我是洗了的,香没烧。一切从简。”
罗国贵也没说错,这年代普通人谁还用什么砚台,墨条这些老古董呀。
直接一瓶墨水搞定。
省事,省时,还省钱。
在罗国贵看来已经很有仪式感了。
真以为是以前呀,还有个祠堂,大家一起搞个什么仪式。
现在连祠堂都没了,去哪搞这些仪式。
保存下来的也就族谱和祖坟了。
一切从简就好。
说不定等自己老了,选下一任族长的时候,都没年轻人愿意接手这摊子呢。
毕竟也没钱,没权,也没啥好处。
还要帮忙保存族谱并撰写。
图什么呀?
图自己乐意无私奉献吗?
在罗国贵看来,自己当这个族长确实没什么好处。
毕竟时代变了。
只是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既然交到自己手上,就不能在自己手上断了,得延续下去。
众人:……
“二爷,你家还有砚台和墨条呀?
我还没见过墨条呢。”罗叶确实好奇。
毕竟现在写毛笔字都用墨水了。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学校有一节兴趣课,当时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准备毛笔和墨水还有写字的纸张。
当时罗文带罗叶去店里买这些东西的时候,罗文就问过老板有没有砚台和墨条。
当时老板说的是:现在谁还用这玩意儿呀,又不是专门搞书法的。
学生练毛笔字,都买的瓶装墨水,简单省事。
“有呀,改天来我家给你看看。”
“不过那玩意儿不值钱,你喜欢的话,我改天在城里看看,给你买一套。”
“你也练练毛笔字,技多不压身。”
罗国贵家里的砚台和墨条确实不值钱,只是那是年轻时用的东西,老物件了。
用久了,再不值钱的东西,也是有感情的。
再说写族谱用毛笔,确实很有仪式感了。
没看其他村子人家族谱都不写了。
有些连毛笔都嫌麻烦,直接用钢笔写,有些直接省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