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逃离大山(3)(1 / 2)

这座村子名叫小巴村,一共约50户人口,村子主姓王,亲戚关系盘根错节。

村里唯一的一所小学建立在村口处,是一座希望小学,听村子里的人说曾经是城里某个有钱人捐钱修建的。

原主只在这里上到了五年级就没念了,为了养家现在在学校的食堂里面当帮工,一个星期20块钱,只需要来中午和晚上,早上不用来。

学校门口的大爷就是校长,看到小草,他有些诧异。

“你这妮儿咋来了?”

说起来,原主能上学还有这位王校长的功劳。

李余粮一分钱都不肯掏,是他替小草出了学杂费,才让小草上了这五年书。

小草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递给王校长,用这儿的方言说:“王校长,您让小花在这儿上课行不?”

“不用买课本啥的,您就让她在教室后面听着就成。”

王校长正抽着旱烟,他的眼睛眯着,脸上的褶子一层又一层。

“这都六月中了,学期都快过了,还听啥?九月再来吧。”

小草说:“学期还剩几天您就让她听几天,俺爹最近又喝酒了,俺怕她在家挨揍。”

王校长想到她爹李余粮那个货色就闭了闭眼。

“成成成,你把她放一年级一班吧,钱莫给了,就这几天,留着九月开学吧。”

王校长摆摆手,没有收她的五块钱。

“谢谢王校长。”小草对小花说:“小花,谢谢王校长。”

小花老老实实鞠了一躬,捏声捏气:“谢、谢,王、王校长。”

王校长吐出一口烟:“这妮儿磕巴毛病咋还有?”

小花的性格本就胆小怕事,再加上成天被李余粮打,见人说话就有些结巴,说不了长句。

...

小草把小花带到一年级一班,现在第一节课还没开始上,但是已经有人陆陆续续来了,都是小巴村的村民小孩。

小草从背后的竹篓子里掏出一个碗,递给小花。

“你拿着,上午渴了就去那边的压井水接水喝。”

她从办公室里搬出一张小板凳,放在班级后面。

“上午你就在这里听课,认真听,知道没?”

学校里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上午三节课下午两节课,一般同一个学科都是连着一起上。

小花一听自己要一个人留在这,顿时害怕了,眼泪花花的。

“姐,俺、俺不要、呆在这,害怕。”

小草说:“你要认真听课一上午,姐就买麦芽糖给你吃。”

一听有麦芽糖吃,小花眼睛亮了一瞬。

“你、咋有钱?买糖?”

隔壁小猴子吃麦芽糖的时候,她看着可馋了,闻起来可香了。

“只要你乖乖上课,认真听讲,姐就买给你吃。”

小花立马点头。

“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就去找王校长,知道不?”

...

安顿好小花后,小草就按照记忆里的路线绕过村子准备上山。

又看到昨日那片金灿灿的小麦田,六月成熟,应该是冬小麦。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和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四个区,听村子当地的方言和常见的植被来看,这儿大概是华北或者华中地区。

而村子里的建筑,大多都是以石条或石块砌墙、以石板盖顶的石板房。

这种石块,有点像是太行山附近才会有的石矿资源。

也许这个村子,正是在太行山附近。

绕过麦田上山后,除了一条上山放牛的小路,再无其他被人为踩出的路。

两侧青黄交加的灌木甚至超过了小草的脑袋,抬起头便是遮天蔽日的大树,亭亭如盖矣,只有几束日光透过树冠的缝隙洒下来。

小草继续往上走,一路走到原主经常放牛的地方,是一处小山坡上。

这边的灌木没有那么高了,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溪,小溪附近水草丰茂,仔细一看水里似乎还有游鱼。

站在山坡上,眼前便是广阔无尽的森林,青翠黛蓝的远山被空气一点点吞噬颜色,变得稀薄,绵延至尽头。

小草一路走来,发现这边的植被资源十分丰富,村民经常用来洗衣服的皂荚树,还有祛痰、开窍散风、消肿杀虫、通便的功效。

她脚下踩的这处草地上,还长有很多艾叶草,艾叶草也是十分有用的好东西,对女性身体十分友好。

除此之外,在来的路上她还看到了几棵板栗树,不过板栗的成熟时间是在秋天,尤其地处偏北方而言,成熟时间通常在九月至十月。

若是在秋日,还能捡一些板栗果实,板栗能健脾养胃,还能补肾。在中医学说里,肾主骨,吃板栗可以强筋壮骨。

...

小草走下山坡,蹲在小溪旁洗了一把脸,借着澄净的溪水反光,才让她看清了自己的脸。

枯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