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一堆教授(2 / 2)

厂的发展着想,绝对没有拉来资金自己能贪多少那种想法。

而且曙光电子厂还是有不少技术积累的,破产了也确实太可惜,能抢救一下就抢救一下。

这几位教授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愿意帮个忙,牵个线。

陈元生对曙光电子厂有几个印象。

第一,曙光电子厂70年代研发的那款重达14斤的收音机,在80年获得过全国优质奖,在后世的20年代,那款收音机被收藏家们炒作到了一万块钱一台。

第二,曙光电子厂是2000年正式破产的,他们上马了一条vcd生产线,产线刚投产,vcd产业就崩溃了,其实是加速了厂子的破产。

第三,电子厂破产后的资产包,被卖给了一家专门处置这种资产的公司,在2006年,那块500亩的厂区,被地产商以每亩126万的价格拍走。

理论上来说,电子厂的包袱比二色织要小的多。

因为电子厂没有太多的贷款,没有重投资。

二色织要上进口的纺织机械,动辄千万。

电子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它的收音机、录音机生产线,基本都是手搓类型。

但是有一点,曙光电子厂是60年代的老厂,第一次扩建是在73年,职工年龄偏大,40岁以上职工占五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