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世事无常(2 / 3)

许尘埃。

开宝五年。

奉天殿中

赵匡胤坐在书案前,仔细的批阅着面前的事务,不过片刻,一道脚步声响起,脚步激荡起来些许风儿,风带动了无数的气流,他身后的烛火缓慢的飘忽着。

“陛下。”

陈琛站在那里,神色寻常:“如此深夜,不知陛下唤我来是有什么事情么”

赵匡胤闻言抬起头招了招手,看着陈琛笑了笑:“坐、坐,站着算什么样子。”

他较为平和的说道:“这几年来,天下范围内的大部分情况都算是较为平和了,朕觉着是时候该将一些事情提上日程了。”

赵匡胤指了指一旁的一封奏疏说道:“你瞧瞧这个。”

陈琛神色不变,拿起那奏疏,仔细的看着,其上倒是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奇怪的内容,更不是赵匡胤本人想要大兴土木或者选秀女了。这上面只说了两件事情。

第一,全大宋范围内兴建“学校”,这个学校指的并非是“大学”,而更加是类似于“启蒙学”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学校从前也有,但大多数都是私塾、书院,或者干脆就是一个考上了学宫之后的大学生回到了乡下村子里面之后,收了几个学生之后的家办学校。

大唐很多这种“小班”学校。

而大多数的学子都是在成年之后,启蒙之后,靠着自己的天赋去读书,或者在找一个名师,之后考上大学之后,再正式的学习。

赵匡胤在天下平定之后,其实就有这样子的想法了,但那个时候天下方才安定,就迫不及待的搞这个,财政是一定支撑不起来的。

他按了按自己的额头说道:“如今是时候了,朕便想着开始做这件事情。”

陈琛看完之后只是缓缓的吐了口气:“陛下,若是真的要这样做的话,只怕是会得罪不少人。”

他犹豫的说道:“而且依照您的计划,在施行这个计划的同时,大学考核要从之前的一年一考变成五年一考.这是否.会对如今的天下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

赵匡胤冷笑一声,他看着陈琛说道:“子什,你难道不知道朕为何要这样做么”

陈琛按着额头:“臣当然知道。”

“如今虽然天下读书人并不算少,但大学的考核还是过于“深刻”了,最普通的黔首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识字、甚至有文化的,所以大多数考核进来的人还是那些贵族或者说是寒门,每年的学子中,唯有一两成才是真正的黔首。”

“可”

他有些犹豫的说道:“您这样子做,虽然的确是能够暂停大学的考核,让世界变得更加公平一些,可后世、以及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可不会觉着您是好意。”

“他们只会说您按下了大考,并且不给他们机会了。”

赵匡胤站了起来,他与陈琛逢身而过,拍了拍他的肩膀:“朕不在乎他们是怎么说的,朕也不在乎后世如何记载朕的姓名。”

“大考必须先停止。”

“大唐的繁华是顶层以及中层人的繁华,但大宋的热闹一定不能是顶层以及中层人的热闹。”

“朕开“蒙学”“初学”、“高学”三种学校,便是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够读的起书、都能够识字。”

他沉默的说道:“但”

赵匡胤按了按自己的胸口说道:“朕害怕,害怕此事会被下一个皇帝阻止。”

他苦笑一声:“若此事不能够继续走下去,那么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那些所谓的有文化的读书人会形成一个个的门阀势力,就如同当年汉末时候的那些学阀一样,他们会把控住上升的渠道,会让大考变得不再公平。”

“子什啊,你知道么”

“在大唐末年的时候,因为皇帝并没有限制的缘故,那些读书人甚至可以操控一部分的大学入学名额了,他们搞出来了一个什么所谓的“天赋特长入学”,可以让那些学阀的子弟以非常低的分数进入极其好的大学,与其他人毕业之后没有什么两样。”

“我听闻,有一位学阀,平日里自诩正直,但还是为了他的女儿进入了湖州大学之中,那可是全大唐前三十的学校啊!”

“他写的文章好,她女儿那写的是什么屎尿屁的东西”

“可他们就是能够这样堂而皇之的去做。”

“因为上层的学阀太过于牢固,他们互相认识,甚至都同样是一片势力的。”

“这件事情不可取。”

“所以,大考必须停止,等到我所说的这三种学校的推广逐渐铺开,让黔首们都读上书之后,再放开大考。”

赵匡胤看着陈琛说道:“我宁愿大宋此时的发展暂时停滞几年,也不要让朕、让陈氏、让当年我赵氏先祖.当年的始皇帝看到,我们拼尽全力打下来的天下,成了那群蛀虫所瓜分的肉饼。”

陈琛听着赵匡胤的愿望,不由得有些许无奈,可最后他还是无法挣脱自己心中的“赞同”,于是只能说道:“陛下都这么说的,臣还能够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