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临安吐了吐舌头,整个人像是当年幼年顽皮时候的样子:“父亲,我是真的不擅长这些,但我可以动手啊。”
“您和大哥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就是了。”
他伸了个懒腰,然后站了起来:“陈氏已经为此准备了数百年了,这一场轰轰隆隆的改革势必会在大唐建立之初、而又稳定下来之后开始。”
“这是陈氏、陛下与那些世家门阀之间的战争。”
“天下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天下所有的门阀世家也都做好了准备,他们只是在等待.等待那个机会的到来。”
“或早或晚。”
陈临安的声音淡淡的,但他所说出的话却带着坚定的力量。
陈若瀚也是一同站了起来,他望向远处遥远的月亮:“父亲,您不必这么的忧虑,正如同近千年前先秦时期的那一场改革一样,这一次陈氏同样会得到皇帝的支持.”
“当年陈野先祖所做的事情,如今的你我又要重新做一次了。”
“陈氏为此准备了数百年的时间,从大虞朝的中叶一直准备到如今,已经百年的光阴了!”
“数百年来,陈氏无数的子弟有些在暗中、有些在明面上,所有的人都在共同努力,朝着一个方向而去奋斗。”
“我们不能失败,也一定不会失败的。”
陈若瀚看向坐在那里的陈湛,眉宇中带着坚定的神色:“六郎此时正在远方,他即将回来了,为的不也正是这件事情么?”
“三郎和四郎多年的努力也终于要见到了成果,而八叔他们也将当年先祖们埋藏在拙身楼深处的诸子先贤经典全都拿了出来,墨家等众多弟子、儒家等众多弟子、以及法家的弟子们,全都做好了准备。”
他轻轻的吐了口气,整个人显得十分肃然。
“父亲。”
陈若瀚再次说出了那句话。
“不必紧张。”
“我们会胜利的,也一定能够胜利的。”
承统四年,春。
当承统四年的第一缕春光着落在大地上的时候,这个庞大的帝国、或者说这个庞大的民族终于迎来了他再次一统的日子。
古老的人们总是十分迷信的,认为这样伟大的日子若是没有昭告天下,祭祀上苍,告知先祖,那么便是没有完成这样的丰功伟业。
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在承统四年元月的时候,祭祀上苍,昭告先祖,宣布大唐帝国的成立,宣布天下重新归于一统。
而在这一场开国大典之上,唐皇李世民宣布了对于诸多臣子们的加封。
首先是惯例对陈氏的加封,诸多加封几乎没有任何的改变,好像是李世民偷了个懒直接从当年大虞加封陈氏的诏书上抄袭下来的一样。
而唯一特殊的是,单独将陈临安抽了出来加封,加封的诸多爵位其实陈临安并不在乎,但李世民却说,陈临安可以不在乎,但他却不能不给。
于是陈临安只能无奈接受了。
在陈临安和陈若瀚之后,便是对于长孙无忌等人的加封了。
出人意料的是,某位本不应该有所加封的臣子也在这一次的加封国公之列——沈法兴和王世充。
这两个人中王世充倒还好,加封他为国公勉强可以让人接受,但加封沈法兴的事情却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因为李世民的威严深重,所以倒也没人敢说什么。
在这群人之后,便是对于“太上皇”李渊的加封了。
这一次李世民做的更加明显。
在开国大典之上,宣布加封李渊为“太上皇”的诏书完完全全是照抄当年刘邦加封自己老爹的诏书,并且将其中称赞人品仁德的词全都删了,改了一大堆莫名其妙虚无的,一听就很假大空的话。
所有的大臣都能够作证,在这一道诏书念完之后,李渊的脸直接黑成了锅底——他们有人看见李渊本来想要向前一步直接大骂李世民的,但被人拉住了。
对李渊的加封若是说是在“意料之中”,那么对于“李建成”的加封倒是让人觉着莫名其妙的奇怪。
李建成被加封为“晋国公”。
晋国公.
这个封号总让人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毕竟当年司马懿想要称帝的时候,准备的国号也是“晋”,而先前宇文化及称帝的时候,国号同样是“晋”。
“晋”这个国号本应该是十分华丽和雄伟的国号,因为晋国曾经是当年的春秋霸主之一,实力强横,力压春秋诸国。
但“晋”这个国号.总好像是有点晦气。
为什么这样说?
“晋”在春秋战国出现的时候,便已经好似有些不祥了。
晋国的下场不是一般的灭亡,而是被国内的臣子们瓜分了——也就是所谓的三家分晋。
而后第二个使用这个国号的国家、或者说家族是“司马懿”,他的下场也很明显——司马氏参与了那次谋逆之争的人,全都被天雷降下灭杀了。
“晋”这个国号甚至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