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亡国暴君,却为李唐铺平了道路。
而赵云,现在的实力,可没法与杨广比,他如果贸然提出科举制,这朝中起码一半以上的官员,都会抵制他,甚至生出异心。
同时,这也不利于他横扫天下。
所以,赵云不急,他准备先开设武举,让臣民先适应,以武举这种方式选拔武官的制度。
然后,再如温水煮青蛙那般,待天下大定后,一步步开启科举制。
从而,打破士族豪强对仕途的垄断,稳固他赵氏的大明江山。
赵云因有帝王冕旒遮挡面目,殿中百官自然无法捕捉到赵云脸上细微的变化。
只见,赵云对曹性的提议,不置可否,看向殿中百官,说道:
“诸位爱卿,曹爱卿的提议,倒是新奇,但这武举,诸位爱卿以为可行否?”
“陛下,小臣以为,曹侍郎提议,必能激励我大明民间尚武之风,壮我大赵兵锋!”
朝臣尾列,正五品中书舍人徐庶,手持竹笏出列,附和曹性的提议。
“陛下,臣亦附议!”
与徐庶同为中书舍人的郭嘉,也出列附和。
二人投赵云太晚,导致没建什么功勋,是殿内百官中品级最低的官员。
“陛下,臣亦附议,请陛下开设武举!”
同为吏部侍郎的班远,也出列支持曹性的提议;如今,兵部尚书高顺不在国都,兵部其实就是他二人执掌。
这些年,班远一直负责募兵,他也觉得开设武举,确实能鼓舞民间尚武之风,能提高兵员质量。
“陛下,臣亦附议!”
这时,赵国首席宰相中书令贾诩,也持玉笏出列。
“陛下,臣亦附议!”
侍中赵该也持玉笏出列。
贾诩、赵该两位宰相都表示支持,殿中官员陆续出列表示支持。
尚书令沮授,略作停顿后,也躬身出列附议。
“既然诸位爱卿,都认为武举能激励我大明尚武之风,那便开设武举,壮我大明兵锋!”
语落,赵云目光投向曹性:“曹爱卿,此事由你提出,就由你负责,为我大明选出第一届武状元!届时,朕可要亲自见一见,咱们大明的第一届武状元!”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曹性铿锵应命,退入朝列中。
“陛下,臣有本启奏!”
礼部尚书田畴,在曹性入列后,手持玉笏出列:“陛下,陈王使者杨弘,已向臣多次提出向我大明购买战马,故请陛下决断!”
其实这事,赵云在称帝前就听田畴汇报过了。
如今,赵云不缺战马,去年灭掉南匈奴,就获得了五万战马和十多万驽马。
后来,出征鲜卑各部,打服草原诸部,在漠南召开漠南之盟,鲜卑十八部首领,你一千,我两千,加起来向他进献了近四万战马。
这次,他称帝,把草原十八部首领叫来观礼,这些部落首领自然不可能空着手来,五百、一千不等的,加起来又赶了差不多两万战马来邯郸。
所以说,赵云现在即便武装了三万新骑兵一人双马,手中仍旧有超五万战马。
“陈王欲购战马强军,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陈王乃我大明盟友,臣以为应予以支持,不过,当今天下纷乱,战马更是千金难求!”
户部尚书徐邈一听有钱来国库,当即表示应该卖一点给袁术,不过我们得涨价。
“臣附议!”
户部侍郎韩珩,也出列附议;这些年,韩珩主要负责幽州盐铁,政绩卓着。
现今,被赵云调入邯郸,掌管全国山泽之事,是户部的二把手,自然希望有钱来国库。
“徐尚书、韩侍郎所言甚是,臣亦附议!”
太府寺卿朱富,也出列表示支持,因为他负责国家财货、贸易,与袁术交易战马,就需要他这个部门主持。
然而,中书令贾诩却在这个时候持玉笏出列道:
“陛下,陈国乃我大明盟友确实理应予以支持,然陈国地处江淮,陈人无骑射之基,即便我大明予以战马支持,陈国无数年之功,亦难有铁骑之威!”
贾诩此言,殿中百官不住颔首;当年袁术也从咱们这边买了战马,但淮南人没有骑射的根基,几年下来根本没有像样的骑兵,反而在与曹操的战争中,被曹操缴获了大部分战马。
“文和所言甚是!”
龙座上,赵云微微颔首,问道:“那文和以为,我大明当如何支持盟友呢?”
贾诩持玉笏回道:“臣以为给予陈国战马支持,不如予以骑兵支持,故而臣提议我大明派一营骑兵驻扎陈国,直接予以军事保护。”
赵云闻言一愣,不愧是贾老鬼啊,居然想到了后世老美那一套。
如果真能在袁术地盘驻军,不仅能收保护费,也能防止袁术倒戈。
不过,袁术会答应吗?
但有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