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黑山贼(2 / 3)

不更好?

张燕蜡黄的脸上,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冷笑道:“长子必须打!”

杜长还欲再言,却被一名腰插杀猪刀的贼将制止:

“老三你就别说了,将军这么做肯定是有道理的,你且伏耳过来,我告诉你个秘密!”

杜长一愣,好奇地凑耳过去,只听杀猪刀贼将,压低声音道:

“老三,你不觉得当日苏由能带着那么多人逃脱很奇怪吗?其实那天我堵口子,故意放他出去的!”

杜长一听,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季隗你个狗日的,你竟然….”

杀猪刀贼将连忙捂住杜长嘴巴,在杜长耳朵边,低声解释:

“你跟我急个卵啊,是将军让我这么做的!”

杜长顿时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望向张燕,将军怎么要故意放走苏由?

若当日全歼苏由,那么长子城就无兵可守,长子城就是他们砧板上的肉!

那像现在,长子成了块硬骨头,他们牙都快啃崩了。

但是,张燕没有给杜长解惑的意思。

激烈的攻城一晃到了中午,贼兵虽然前仆后继、悍不畏死,但打了一个上午,连城池都没有摸到。

张燕见攻城士气已泻,转身道:“鸣金收兵!”

鸣金声一响,攻城贼兵如落潮一般退去…..

紧接着,其他三座城门外也接连响起鸣金收兵的声音。

不过,从贼兵闻令收兵的队形可以看出,黑山军与当年的黄巾军有了很大的区别。

当年,黄巾军是一群男女老幼齐上阵的乌合之众。

而如今的黑山军,队伍里没有一个老弱,而且他们闻令识令,甚至在撤退时都能保持一定的阵型。

由此可见,黑山军早已不是当年的乌合之众,这也许就是历史上,黑山军为何如此难缠的原因之一。

收兵回营后,季隗找到杜长:“老三,刚才我给你说的话,你可不要给其他人说,这是机密!”

杜长满腹不解,勾住季隗肩膀,抓耳挠腮的道:“老季,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将军为何要这么做,你能不能告诉我?”

季隗挣开杜长的手,压低声音道:“都给你说是机密,怎么能说出来?你自己琢磨吧!嘿嘿….其实我也在琢磨!”

“你个狗日的!”

杜长一推季隗,骂骂咧咧地走了。

张燕大帐里,张燕盘坐在炭炉边,炉火上温着酒水,没一会儿就散发出醉人的酒香。

张燕与赵云之兄赵风同岁,今年三十有六,也许是在深山中待久了,张燕有种往野兽进化的趋势,一头黑白相间的长发披散着,两腮浓密的胡须卷翘着,坐在那里就像一头雄狮,一点也没有外号飞燕的轻灵。

不过,张燕这副容貌,更添气势,不愧是拥众百万的黑山军贼帅。

张燕端起炉火上沁人心脾的美酒,浅浅地饮了一口,随即将手中的温酒奠在地上,喃喃自语:

“义兄、阿河,燕对不起你们,是燕当年错信他,才害了你们!”

“也许你们都不会想到,当年那个粗布麻衣的少年,已经成为了令无数人跪地仰望的人!”

说到这里,张燕双拳捏得咯吱作响,切齿痛恨道:

“但是…他的一切,都是踏着你们尸骨得来的,这笔血账,是时候算了!”

“将军!”

军帐外突然响起季隗的声音。

张燕虽然是贼,但张燕却有大汉朝廷敕封的官职。

当年,灵帝在世时,因无力围剿黑山贼,又恰逢张燕遣使至洛阳请降,于是灵帝借坡下驴,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管理百万黑山贼盘踞的太行山山区。

自此之后,张燕就名正言顺盘踞在太行山中,打着官方的名头,干着四处劫掠的勾当。

而董卓进京后,天下进入诸侯割据的局面。

当初,张燕也有响应伐董捞取政治资本走出深山的打算,但想到发起讨董檄文的赵云,张燕瞬间打消了念头。

因为,张燕与赵云有着一段无法化解的血仇。

听闻季隗的声音,张燕重新倒酒温在炉火上,对外道:“进来吧!”

季隗进入帐中,见张燕身前地上奠着酒痕,他知道将军这是在祭奠张牛角和褚河。

一瞬间,季隗脑海中浮现一段记忆….

那是十年前,那一年大贤良师为救天下苦难者,对暴政发起反抗,是为黄巾起义。

而他们在渠帅张牛角的带领下奉命攻打常山,就在他们快攻下常山王都元氏城时,一个粗布麻衣,手执大枪的少年来投效他们。

因少年是他们同乡,更是将军好友的弟弟,所以将军非常相信少年,对少年委以重任。

但就是这份信任,害了他们;那少年骗取他们的信任,刺杀了渠帅张牛角,导致数万黄巾军分崩离析,而将军也背上弑杀义兄的恶名。

后来,虽然真相大白,还将军清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