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兵进河套(2 / 3)

就玩玩,不用管我!”

帐外,典韦看了看身后被称为美稷明珠的少女,这不对他胃口啊,他喜欢昨晚那种骨架大的。

看来,只有给军师送去了!

…..

在美稷王庭休整两日后,赵云领着麾下全部骑兵,向西北方向秦直道驰去。

两日前,赵云一方虽然大获全胜,但骑兵也折损了上千骑,使得五千新骑兵已不足四千骑,当然加上虎卫和辅骑,总兵力还是超过五千骑的。

而今,收拾了南匈奴,赵云下一个目标是占据河套的鲜卑人。

河套,位于阴山以南,黄河几字头处,是并州最富饶的土地,有着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以及塞上江南之称。

早在赵武灵王时期,也就是五百多年前,河套地区就成为了华夏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

秦统六国后,始皇帝更是高度重视河套地区,派遣大将蒙恬经营河套,修长城、修直道、迁民入河套等等,稳固河套的方针。

在当时,河套平原被大秦称为新秦中,可见河套是多么的重要。

西汉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如秦皇一样,非常重视河套,同样大量迁汉民至河套,并在河套由西向东设立了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以及定襄四郡,使得河套沃野得到有效开发,拥有超百万汉民。

然而,随着大汉的衰落,曾经的塞上江南,成为游牧民族的后花园,无数汉民遭到血腥的屠杀。

时至今日,河套的繁荣早已消失,曾经的百万汉民,也成为了鲜卑人的刀下亡魂。

而这,对于每一个汉人来说,都是夜不能寐的恨。

如今,占据河套的拓跋鲜卑受袁绍撺掇,出兵平城塞,这令赵云极为恼恨。

当年,他在平城塞灭了拓跋洁汾后,因实力不够也就没有进军河套。

但这一次,赵云决定趁拓跋鲜卑主力在平城塞外这个契机,直接给拓拔鲜卑背后来一刀。

所以,他先入西河,覆灭同样罪孽深重的南匈奴,只要将南匈奴灭掉,那么他就能从南匈奴的地盘,进入秦直道,直捅拓跋鲜卑后背。

秦直道,全长一千八百里,修筑于始皇帝时期,是古代最直、最平的高速公路,从关中长安可直达河套九原,乃世之奇迹。

赵云领着骑兵并入秦直道后,行军速度那叫一个快,不到一日,就到了黄河南岸,只要跨过黄河就进入了拓跋鲜卑的势力范围。

鲜卑人是游牧民族,他们一般不会在山河要隘处陈兵,况且拓跋家的两个小崽子如今领兵去了平城塞,导致秦直道渡口连鲜卑鬼影都没有。

费力跨过黄河后,便进入五原地界,赵云领兵向西极速突进….

据他多年收集的消息,拓跋鲜卑的王庭,设在五原以西的朔方郡境内,那里是一片非常富饶的土地。

五千余骑、过万战马奔袭在河套平原上,自然瞒不过周边牧放的鲜卑人。

但鲜卑人听到滚滚马蹄声,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出兵平城塞的拓跋匹孤和拓跋力微两兄弟回来了。

当他们循声催马迎去时,才惊恐地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族人。

旋即,鲜卑人拔马就跑,嘴里大喊着什么,反正赵云是听不懂。

不过,赵云也没心思追杀那些奔逃的鲜卑牧民,他的目标是拓跋鲜卑王庭,那里才是拓跋鲜卑的命脉。

因为在广阔的草原上,也就是游牧民族的天堂,如果不抓住他们的命脉,战事就会一直没完没了。

皆因游牧民族最强大的就是机动性,打不过你,他们就跑,而你又追不上他们,等你松懈的时候,他们又聚拢在一起,寻找你的弱点,最终再慢慢拖死你。

这也是历史上,为何中原王朝止步阴山的原因,实在是因为游牧民族机动性太强,一旦中原军队进入无际的草原,最终很可能被游牧民族玩死。

所以,收拾游牧民族,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直捣他们的老巢。

而成功的巅峰人物,就是汉朝最能打的熊孩子,闪电战鼻祖:霍去病!

西汉时期,汉武帝对匈奴展开反击,熊孩子霍去病认为,孙吴兵法是古老的兵法,已经过时了。

随即对汉武帝提出,长途奔袭,快速突击,大迂回,大穿插等战法。

武帝虽然惊于霍去病的狂妄,但也对霍去病提出的快速突击等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给霍去病八百骁骑,让这熊孩子试一下。

很快,在对匈奴的战争中,霍去病率领八百精骑绕过匈奴主力,深入敌境千里,直捣匈奴王庭,一战成名。

之前在美稷,赵云击溃匈奴大军,不顾一切杀向匈奴王庭,就是借鉴霍去病的快速突击,直捣王庭。

从而抓匈奴人的命脉,一战破匈奴。

不然,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打完。

滚滚铁骑极速向西,踏得泥草飞溅,草原震颤……

…..

朔方郡境内,屠申泽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