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冯府迷案
刚坐下,将三枚铜钱按天地人三才之位摆好,卦摊前来了一位青衫书生。
他局促地捏着袖口,腰间空荡荡的玉扣泛着磨损的银光。
"大师,学生冯延卿,求问失物。"他喉结滚动,"家传玉佩昨夜被盗,京兆府已经查过了,没有撬锁痕迹,疑似熟人作案,但没有查到线索。"
果然是读过书的人,三言两语,表述清楚了。
李雨微打量着书生,他手里握着的书本黄纸边缘残留着墨香。
这是上贡的松烟墨,她不动声色地扫过对方起毛的衣襟,贫穷书生怎用得起御用之物?
"工部冯大人的玉佩么?"她突然开口,看到书生瞳孔骤缩。
铜钱在龟甲中发出清脆撞击,第三枚钱竖着卡在卦盘缝隙里。
冯延卿倒退半步:"大师怎知?"
"震木居东宫,玉佩镶着梧桐纹。"
两国大战那年,她来炎朝抓太子等人去战场做筹码,曾搜刮过皇宫和部分大臣家中物资。
夜间搜刮冯府时,曾见工部冯大人佩戴过同样制式的玉佩。
可,这几日她在街上也不是白摆摊的,炎朝京城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还是知道了许多。
这冯府,已经出事没落了。
冯延卿突然抓住卦摊边缘,指节发白:"家父临终前攥着这玉佩说'藏好它',如今只剩这点念想..."
因为他这一抓,卦摊晃了一下,
竖着的铜钱终于倒下,离卦叠巽宫,山风蛊卦。
李雨微起身道:“带我到府上瞧瞧吧。”
冯延卿大喜,立即起身引路。
没落了的冯府满目荒凉,安静得像荒废了一般。
李雨微跟在冯延卿的身后,抵达主院,瞥见西厢房窗纸破洞中,隐约可闻两股特殊的味道。
味道很淡,普通人怕是闻不出来。
"这耳房谁住?"她讶异询问。
"曾是管家的住处。"
冯延卿声音发涩,"他从小跟随我父亲,对冯家忠心耿耿,直到我爹去世,他也不愿返乡,我把他送回老家去,每年还来几趟看望我。”
李雨微摇头叹气,“那你想不想看看真相?”
“啊?大师,什么真相?”
“自然是当年你父亲出事的真相。”
“这...背后有隐情吗?”冯延卿讶异。
李雨微点头,掐诀点在书生的眉心。
冯延卿只觉眼前漫开血色,恍惚看见病榻上的父亲正在撕扯账本,窗外闪过端着药碗的人影。
"令尊真是病逝?"李雨微冷冽的声音刺破幻象。
冯延卿踉跄扶住廊柱,后背渗出冷汗。
记忆中父亲临终时确实死死盯着某个方向,而那方向正是管家居所。
“进去看看。”李雨微率先推开管家的房门。
她目光扫视一圈,在床底暗格,拽出一双手套。
手套沾着深褐污渍,凑近能闻见砒霜味。
她将手套掷在冯延卿脚下,"令尊当年喝的参汤,怕是混了砒霜。"
冯延卿诧异,“啊?管家他...他害了我父亲?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雨微冷笑,“你说他每年还来几趟,惦记的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财。”
“财?哈哈哈,大师,小生家里已经穷到买不起笔墨啦,每次管家过来,给我带些肉菜粮食,给我买些笔墨纸砚,若非有他救济,小生真是无以为继。”
“看来,你把他当恩人了。”
她说话时并没有闲着,在房中到处敲敲,好像在寻找什么宝藏似的。
接着,她打开衣柜敲了敲,伸手摸索了一下,发现了一处暗门。
暗门推开,墙后有个不大的空间,里面堆放着木料。
冯延卿瞳孔地震,“这...这是太庙修缮用的金丝楠木,当年父亲就是因此事获罪的,没想到竟然是管家偷梁换柱。”
李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