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易中海再次大出血(2 / 3)

拦着追过来的贾东旭。

贾东旭连忙解释:“白姨有你误会了,我是贾东旭,我师父就是易中海,他现在不方便出来,让我过来照顾你。”

白寡妇打量一下,反正之前已经丢过人了,这人还能过来说这个话应该不是来看笑话的。

就说:“保城的房子我们卖了,你先给我们找个地方住,然后再租个院子。”

贾东旭震惊心都砰砰直跳,这竟然把保城的房子卖了,这脑子都是怎么想的呀,不把事情确认清楚,就做出这样的决定。

刚才还以为只要把他们送上车事情就完了,这白寡妇的意思就是留在京城过日子。

“你们不想回去了?”

“保城那边找不到工作,我听别人说现在京城这边大搞建设,很容易进厂子哦,就先把房子卖了,想留在京城。”

现在刚开始统购统销,人员的流动还是十分的频繁,农村和城市的界限并不是很分明。

还要等到了五五年的时候进行人口普查,确定了户口,即使到了那个时候,只要有正当的工作,也能在京城落户。

<div class="contentadv"> 只有到了五八年形势十分严峻之后,才逐渐的限制了户口的流动。

白寡妇接到信之后,就以为真的可以和何大清两人双宿双飞,一时激动就先卖了房子,想着搬到京城落户。

贾东旭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过自己出来是帮着师父易中海解决麻烦的,只能先顺着说:

“那我给你们先找个小旅店住下来,然后你们再商量一下,以后是留在京城还是回保城。”

“也好。”

贾东旭手上的钱也不多,带着白寡妇娘仨来到了东直门外,这里有火车站也有汽车站周围旅店众多,很快就把他们安顿下来了。

贾东旭然后回四合院给师父做了汇报。

易中海听说她们把房子卖了,顿时头痛起来,这以后要如何收场?总不能真的留他们在京城吧!

两人就在抄手游廊边说着悄悄话,何雨柱正好端着饭菜从厨房出来,看到两人笑着说:

“老易,过来一起吃点?”

“哼,少假惺惺。”

看到傻柱就生气,嚷道:“傻柱,我问你今天这事情是不是你捣的鬼?”

何雨柱立刻就变了脸:“我说老易,你少胡说八道,我干什么了?那白寡妇找我爹,关你什么事情?”

易中海顿时被怼的说不出话来,是啊,虽然大家伙都看着呢,但是那两个儿子是自己的私生子没有人挑明了说。

明面上白寡妇是何大清的前妻,是白寡妇带着儿子投奔何大清的,关自己什么事情?

要是这么想,丢人的是何大清,那这件事情是傻柱干的就不太可能了。

那又能是谁呢?

易中海的脑子里浮现了许伍德和许大茂父子两人的面孔,最近和自己有仇的也只有他们了,难道是他们干的?

“哼,咱们走着瞧。”

易中海丢下这句话然后去了后院,进了老太太的房间,唉声叹气的坐在一边,然后把事情说了。

聋老太太给倒了一杯茶,说:“这事情肯定是有人捣鬼,不过眼下你是怎么想的?”

易中海发愁地说:“我当然不能离婚,那名声都没有了,我也对不起师傅。”

师傅解放前才去世,那时候两个孩子都大了,他老人家也知道,临死之前,把家底都给了这个女婿,也让他发誓,要照顾他女儿一辈子,不能离婚和白寡妇去过日子。

当时易中海已经让白寡妇跟了何大清,可以算计让何大清给养儿子,所以也就痛快地发了毒誓,不能抛弃老伴,另娶白寡妇。

聋老太太也知道这个情况,也不想让老易离婚,就给出主意道:“那你就把小白给安顿好了,最好是打发回保城。”

易中海也知道只有这条路是最正确的,过来只是想找个人倾诉一番,毕竟这个事情不能和其他人说,也就只能找聋老太太。

过了两天,易中海才偷偷摸摸的去旅店找了白寡妇,想要劝他回保城。

“你也别劝我了,都是该死的傻柱,在保城我们天天被人指指点点,那日子是过够了,到到现在都找不到工作,老大上哪说媳妇去?”

易中海无论怎么劝说,白寡妇都不愿意回去,一直在强调儿子在保城找不到工作,还是留在京城,毕竟这一段时间进城的人比较多,各处都有工厂在招工。

“行吧,我在机修厂有熟人,把两个孩子都塞进去,到时候你们就在那边生活。”

“机修厂?干什么的?”

“维修机器的,是我们轧钢厂下面的一个分厂。”

“行,我听你的。”

白寡妇见易中海能出力管儿子,顿时就欣喜了起来,伸手地解易中海的裤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