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再次公开强杀华北方面军参谋长!(2 / 3)

前在报纸上造势,让鬼子,让全国人民,甚至国外的人也知道,部队要强杀鬼子华北方面军参谋长。

按下快门,这一刻被定格在了胶卷上。

趁着赵刚还没仔细看,李云龙语气得意的详细解释。

不过,

总部。

也意味着,部队有能力对陷入紧急状况的部队,提供一定的后勤支援。

一一一.二五三.二一三.九一

训练燃油和训练弹,陆老板从来都是不限量!

“王根生。”

必须依靠陆老板支援。

“哦哦,那就把火炮摆在正中央。”

这次合作,涉及到五千万银元每个月,以及十架中型双发运输机,所以副总参亲自布置任务:

“无线电制导炸弹?”

新华社那边正在加班加点的收集资料,拍摄照片,总部参谋部也在全力配合,就为了出一期宣传战报,然后发给全国。

随后,赵刚拿起了这次合作的运输资料。

作为曾经独立团数一数二的掷弹手,经历系统性军事化培训的王根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尤其是在弹道方面,弹道学全军第一。

李云龙吐出一个人名。

这种运输机还能低空无伞空投部分物资。

是的,随着百团大战的进行,部队控制范围得到极大提升,如今运输机装载五百公斤报纸的情况下,已经可以飞到沪市,投放报纸后,再返航。

但得益于系统的以先进二十年的材料优化,以及发动机优化,结构优化,空重只有十吨,比原版轻了足足近三吨。

最显眼的残破据点最高处,据点旭日旗歪斜倒在一边,被烧的只剩下一小半,乌黑的烟缓缓冒出,似乎还在燃烧。

“对,去北评!”

因为果脯的磨擦,拒绝合作,打压部队的报纸,拒绝宣传百团大战,所以部队只能自己来。

随后,李云龙派人向旅部汇报了这次任务——依靠独立团,不可能调动北评的力量,所以还是老规矩,这一次合作,必须总部牵头。

或者说,几乎不可能。

无非是加大训练,和选拔好苗子。

而精度不错的俯冲轰炸,山区很难使用不说,还要面对大口径防空机枪的威胁。

“双发运输机。”

效费比极低。

还不是因为空中轰炸精度其实很低。

赵刚由衷赞叹。

十架就是六十五吨。

双发运输机他也明白。

可靠性极大提升。

赵刚愣了愣,随后重点问道:

“对对对,就是这样,丁团长,你把鬼子的指挥刀拿着。”

“这小子确实可以。”

唯一残留的机枪孔,可见一挺破碎的歪把子,以及一具趴在机枪口的鬼子尸体。

如果能用无线电人工控制炸弹坠落点,修整偏差,这种炸弹简直是对空中轰炸的革新。

考虑到飞机保养等因素,意味着部队目前有能力,维持一支五千人的主力团,在七百公里外,中等级烈度作战消耗了。

“空中投掷,可以精确命中目标?”

对操作人员麻烦不是问题。

独立团留下这十架运输机,还需要独立团完成这次合作。

赵刚顿时明白这个武器命名的含义,当即语气十分震惊的说道:

“那不是。”

在他看来,相较于每月五千万银元,这十架陆老板会提供后续燃油,滑油,备用零件,并且指派专家负责教导独立团维护和保养的飞机,更加珍贵。

“好东西啊!”

在总部接受情报部门培训的千大云收到了他的第一个任务。

是残破的,只剩下一小半的虎牙据点。

“去北评?”

虎亭据点。

“大家笑起来。”

“一张!”

有绝对空中优势的鬼子,为何看着部队源源不断的从太岳根据地向冀南,太行根据地运输粮食,而不出手轰炸?

“意思就是,用无线电控制和引导的炸弹?”

“火炮呢?”

“而且对炸弹制导操作人员要求很高,需要很长时间训练,才能掌握。”

周围,是密密麻麻站立的新一团战士们,有的绑着绷带,有人身上军装残破不堪,甚至还有弹孔,但所有人都笑容洋溢。

化妆为一个商人,去北评,

协助当地的地下力量,辅助这一次作战任务。

“不用换新衣服,这次是表现战场实拍,让战士们把衣服整理好就行,弹孔不需要遮掩,直接露出来。”

此时赵刚手里的飞机资料,从外形看,比较像美国人的c46运输机。

李云龙自然也看到了这十架运输机的作用。

“对,就是这样。”

赵刚还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