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事找人 散伙饭(1 / 2)

第161章 事找人 散伙饭

对于李洛这桩恶心事,当天晚上大壮给陈一鸣打电话时,只说了一句话。

“交给我了,烦不到你。”

然后第二天陈一鸣他们到山城路演时,陈一鸣以防万一,在进门前特意问了影院经理一嘴,《九月花开》有没有“刚好”过来路演。

经理回答,没必要路演,因为片子已经下映了。

陈一鸣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他以为只是降排片小惩大诫一下,或者撑死了魔影旗下的两家院线把李洛的电影下线。

似乎这家影院属于山城本地院线吧,大壮的势力都这么大了吗?

他赶紧在心里预先准备了一套说辞,用来应对媒体或“路人”可能的质疑。

结果他这蓄势待发的一拳到天黑也没能打出去,一整天风平浪静,根本没人提到过李洛或《九月花开》半个字。

回到酒店,还没等他给大壮打电话问情况,先接到了马二爷的电话。

“一鸣,那个李洛和他的电影,已经全面下映,憋在胸口的那口气出来了吧?”

主要演员里面,年长一点的侯永、李箭、段一宁、石磊、毛豆都是圈里出了名不惹事生非的老实人,而且还有军职在身,轻易不好招惹。

陈一鸣平复了一下心情,更换感激插件之后开口说道,“给马叔添麻烦了,其实这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那种浑人,当个屁放掉也就是了。”

参加的并不是全员,只有几个主演,八一厂的部分幕后,还有总政的孙副主任。

陈一鸣端着饮料绕场聊了一圈,历次聚餐从来没像今天这么舒坦过,因为他晚上受邀出席《建国大业》的首映礼,于是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喝酒。

有专家指出,主旋律题材独霸档期的现象,对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不是出了李洛这桩事,他可能依旧处于得过且过的心态,想着忙完了《1951》就休一个长假,休爽了就再折腾一部电影玩玩儿。

不择手段也好,处心积虑也罢,李洛的所作所为,终归还是为了排片和票房,而这本就是每一个导演的本分。

年轻一点的张毅、张宇两个是无名瓜,这段时间个头儿是长了不少,但距离瓜熟蒂落还远得很,关注度很难提上去。

没有讲话,没有致辞,自助餐式的午餐会,主打一个自由自在。

你不可能一直缩在魔影下面,再说你长得太快,区区魔影也遮掩不住。

这厮没有博客和企鹅号,也根本不注册微博,大学毕业之后就直接入职铂爵,履历干净得令人发指,实在是扒无可扒。

偏偏《1951》剧组是个奇葩,主创全是低调画风,一干媒体老鼠拉龟无处下嘴。

剩下就只有李明亮他们几个三大的学生了,比龙套强点儿有限,实在没什么好炒作的。

线上面的,有事好商量你好我也好,线下面的,井水不犯河水一拳必有一脚。

“石老师,祝你下一部剧收视长虹。”

于是记者们搞事的目光,就全都盯上了导演陈一鸣。

可是他折腾的花样再多,圈子顶层的大人物一声令下,甚至不过一个暗示,就能把他按翻在地。看情形,几年里都没有继续蹦跶的机会了。

9月30日电影下映当天,剧组在总政食堂举行了一次不对外公开的散伙饭。

陈一鸣愣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他应该喜闻乐见,内心却有那么一丝丝兔死狐悲。

我这么说,不是让你夹起尾巴谨小慎微地活着,而是希望你明白,位置到了,你不找事事找你,躲不开的。

9月28日,专资办发布上一周票房数据,《1951》在上映第六周刷下6800万票房,总票房来到10.22亿,正式突破10亿天花板。

所以记者们的挑衅也是逼不得已,9月份只有两部主旋律电影有些声量,不写它俩就彻底没得写了。

毕竟,金棕榈大奖刷过了,票房纪录也破过了,还能有什么追求呢?

“侯老师,期待下次合作。”

提问的记者被陈一鸣噎得直翻白眼,想也知道所谓的专家就是他自己。

这次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恶意碰瓷的直接一巴掌抽到圈子外头去,再有癞皮狗就得好好掂量掂量,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嘛。

电影都快下映了,媒体其实也在发愁,因为正面报道早已词穷,炒负面却又无处下嘴。

社会热点背后,终归少不了各种争议,没了李洛,自会有张洛、王洛。

前后持续40天的路演终于结束,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迟迟没有听到陈一鸣的回话,马二爷似乎能够理解陈一鸣的心思,补充道。

很多时候,人的心态转变,就是一瞬间的事。

不会真有专家认为,戛纳会把金棕榈颁给一部主旋律电影吧?

你看,很多时候问题在与不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