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证的,就要让人家入场看电影,什么2个人订了1个座的,80人的厅卖出100张票的,这都不是事儿。
你们记着,不管微博和平台那边出了什么篓子,本质上都跟院线和影院没关系,你们就只管安排观众入场看电影,一厅满了就多开一厅,反正回头对账的时候,微博那边会按照入场人数兜底报销。
咱们发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1951》的试映场堆出最高的票房。”
“老贾,蚕豆那边开分越早越好,水军前期不要入场,让舆论自然发酵。
蚕豆以外,网上评论要有对立,绝对不要一边倒,夸的人多你就安排水军下场骂,马甲披好别掉了。
骂的人多?你是不是睡糊涂了,真要那样咱们还折腾个鬼啊?”
马云腾喷完老贾自己也有些狐疑,冲着陈一鸣喊道,“一鸣,你觉得会有人出手故意黑我们吗?我记得你好像说过,很快国内电影黑来黑去就将成为常态。”
<div class="contentadv"> 陈一鸣笑了,难得马云腾思维缜密,已经想到防范黑水军了。
“我想应该没有这么快,水军还没产业化,贸然出手很容易被揪出来。
圈里人都知道《1951》是魔影主导的主旋律电影,后头还连着金盾影视,不会有人来摸老虎屁股的。
倒是公知的力量不可小觑,等影片上映之后肯定会跳出来找茬,不过这种对立属于观点分歧,不算故意抹黑,某种程度上也不完全是坏事,所以就由得他们去吧。”
马玉腾一听没事,立刻把这事放到一边,开始下一个议程,路演和采访。
之所以将这两个合在一起讨论,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电影路演想要发挥威力,离不开本地媒体的大力配合,只靠影迷自发传播覆盖面还是太窄。
《1951》的演员就那么几号人,市场号召力又先天不足,分开来跑虽然可以多跑几场,但是效果却不一定好。
因此至少第一轮路演,陈一鸣和主要演员是需要合兵一处的。
这样一来,具体行程的安排,以及当地媒体的接洽,就非常关键了。
魔影发行部拟定的行程,是在上映首周路演7个城市14家影院,也就是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同时穿插媒体采访。
马玉腾觉得不够,问都没问陈一鸣,直接加到10个城市20家影院,也就是离得近的两个城市合计一天四场活动。
大壮决定之后,视频会议到此结束,等到黑屏关机,他才想起来问陈一鸣。
“柱爷,路演计划你这边没问题吧?”
陈一鸣都气笑了,“马董都拍板了,谁敢反对?反正我不敢!”
大壮嬉皮笑脸地说道,“柱爷你可是华国第一导演,你现在才是《1951》的最大卖点,你怎么可以像《魔都假日》那会儿躲起来看热闹呢。
不信你问问老段小刘,要是路演的时候你不在,他们慌不慌。”
陈一鸣懒得看他的谄媚嘴脸,打着哈欠站起身来,“没别的事我去睡觉了,明天下午有采访,晚上有酒会,又是连轴转的一天。”
等到陈一鸣睡醒起身,吃饱喝足出门跑行程的时候,《1951》在戛纳的第二场放映,也是专门面向记者和影评人的媒体放映场,即将在影节宫的德彪西放映厅开始。
波拉克-杰克逊拿着一本《银幕》杂志准时走进影节宫,他是《好莱坞报道》的专栏作家,今年被好友托尼-塔伦蒂诺一道拉来戛纳。
托尼担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他则接受了戛纳电影节场刊《银幕》的邀请,成为媒体评审团的一员。
早上一起共进早餐时,他已经听了托尼一箩筐的“布道”,称这部华国电影为“近几年最棒的战争电影”。
对此他是不以为然的,华国人拍过什么出色的战争片吗?
他不是第一次来戛纳,也不是第一次在这里观看华语片,在他的记忆里,那些电影充斥着愚昧、荒谬、怪诞、麻木,刚开始看也许很新鲜,但看多了绝不是什么好体验。
在波拉克在德彪西放映厅入座的时候,万里之外的华国,已经是华灯初上的傍晚。
穗城星汇影城的售票柜台,售票员黎虹正在出票。
今天是网络订票选座系统第一次实际应用,虽然只开放了一个厅,但还是让她忙到满头大汗。
每来一个预订了《1951》的观众,都需要核对凭证、输入座号、标黑座位、打印出票,一整套流程一个也不能少。
尽管她已经足够细心,但是错号、重号的情况还是不止一次地发生,幸好有经理在旁边帮忙疏导,把出错的观众引导到隔壁厅里,才让她不必陷入焦头烂额的境地。
120人的放映厅,她已经出了144张票,就是这么无厘头。
眼看着长队渐渐变短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