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主题曲 铁将军(1 / 2)

第120章 主题曲 铁将军

陈一鸣想得挺美,分镜稿上画得也漂亮,但是落实到镜头上,却没那么容易。

首先天马山的冲天火焰,自然要经过报备,并联系到专业的消防单位到场,否则陈一鸣肯定只有牢底坐穿一个结果。

然后是流星凌日的效果,如果使用普通的信号枪和信号弹,势必无法达到要求。

一个是信号弹轨迹不受控制,打到天上飞得乱七八糟,毫无美感。

二个是信号弹的亮度不够,速度也太快,摄影机很难捕捉到符合要求的画面。

陈一鸣的解决方案依然“拷贝”自原片《1917》,不用信号弹,而是直接在半空中拉钢索,用亮度更高的“燃料弹”绑在钢索上模拟信号弹。

同时找驻地主官杨少校借了一个迫击炮小组和一箱照明弹,这玩意打到天上之后,是挂着降落伞飘下来的,这样在速度上就符合拍摄要求了。

今天白天,路平和杨晓光率领道具组剩余的同事,就在忙活这场戏的前期置景。

他们要在山顶竖起一根类似旗杆的柱子,顶部安装一些细小的分叉。

前世从半岛战争取材的经典歌曲很多,特别是《我的祖国》和《英雄赞歌》,属于刻在陈一鸣骨髓里的记忆,不可能忘记。

这几个月大家都辛苦了,我提过不少不合理的要求,很任性,很固执,很不讲理,但是你们的包容和创造力,把我的想法都一一实现了,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说一声谢谢,对不起!”

八一厂的回帝都,保罗跟他的助手也一起,他们将在那里乘飞机回国。

林萧乐感不错,只听了一遍就照着哼了出来,越哼越有兴趣,忍不住开口问道,“有完整的歌谱歌词吗?”

4点半,祥瑞拿出话筒示意演员和摄灯录就位,嘈杂的片场很快安静下来。

然后换罗宝河出马,在天马山山顶布置发火装置,之前用集装箱堆出来的“大石头”,就这样发挥了最后的余热。

“各位,马上就是最后一场戏了,这场拍完就意味着关机、杀青,在这个难忘的时刻,我们请陈导给大家讲两句。听懂掌声!”

林萧想了半天才追问,“没听说过这首歌,你找葛老头写的?”

……

小刘好不仅有天分,还能吃苦,对自己要求也高,将来肯定有大发展。”

陈一鸣仰着头回答,“《永志不忘》,电影的主题曲。”

好么,合着搓麻搓到长江上去了。“那我怎么办?我没家里钥匙。”

北坡是敌军的方向,所以钢索最多。

上一世2020年,华国军方和央广为了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联合制作了一部专题纪录片《为了和平》,《永志不忘》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曲。

陈一鸣为了挽回在小刘爹妈那里失去的印象分,简直是满嘴跑火车,剧组众人全都被他扔进了坑里。

他自己心里清楚,他是以70年后当代年轻人的内核,来设计木小林这个主人公的。

“时间紧张,我长话短说。

最后一场戏的拍摄十分顺利,一点点小bug完全在巨石工坊的覆盖范围。这就让《1951》的拍摄,结束得毫无戏剧性。

“你那么大人了,自己想办法!”

再看向罪魁祸首祥瑞,妹子拿着话筒正朝他比划,在她身后,则是一脸幸灾乐祸正在鼓掌的林萧。

所有素材都已经传给魔影厂的剪辑师,陈一鸣可以等到粗剪完成之后再介入,这样他就有了至少半周的假期。

接着分三个方向拉出多条钢索,一头连到天马山北坡的山脚,一头连到反斜面的坑口出口,最后一头越过白水河连到589高地的山腰。

他母上已经下过不止一次最后通牒了,如果让她老人家知道电影杀青了他还不回家,陈一鸣不敢想象自己的下场。

魔影厂的则回魔都,祥瑞跟刘东君一家三口都在这一路,祥瑞同样需要尽快回坚果,否则她的学位堪忧。

陈一鸣把刘爸刘妈说的喜笑颜开,刘妈上午刚看见自家儿子时,那眼神跟射飞刀一样,嗖嗖地往陈一鸣身上扎。

其实关于《1951》的主题曲,陈一鸣纠结了很久。

临近天黑,道具组和烟火组忙碌着进行最后一轮检查,演员们也已妆造就绪,大家在坑道里三三两两地聊天打屁,等待拍摄开始。

桑老爷子不以为意,还笑呵呵地给陈一鸣当捧哏,至于林萧早就忍无可忍地润了,狗导演羞与为伍。

显然,真正的祸头子另有其人。

还有小刘他师傅,军艺团的段一宁段老师,那是多骄傲一个人,等闲人根本不在他眼睛里,但是他一见到小刘,那眼神儿立马就不一样,哭着喊着要给他当师傅。

陈一鸣弯下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躬。

想来想去,他选了《永志不忘》。

陈一鸣麻爪了,他没有家里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