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医院有编制了(2 / 3)

古怪的实验报告,大多数都是没用的,对研究进程一点儿帮助都没有。

“好歹看几眼吧!”楚山开口说道:“否则,要是让小露知道我们对道济医院的实验报告如此敷衍,她肯定是要跟我们闹的!”

说着。

楚山开始查看起实验报告。

本来想着要一目十行的看一下完事儿的。

可是。

当他看了第一页后目光就再也无法移动了。

居然使用白玉米做培养基的碳源?

所有组成物质都是国产而且很容易得到?

楚山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份儿虚假的报告。

因为小露的关系他是关注过道济医院的。

道济医院是什么情况自己很清楚。

就靠一个米国人留下来的实验室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那个医院是郭嘉仓促收编的,连个具体的编制都没有下来。

米国人一撤离医院里连个大学学历的医生都没有。

<div class="contentadv"> 他们凭什么能做出这样的报告。

凭什么能解决世界级的难题。

不用玉米浆和乳糖就能生产出青霉素?

简直是不可思议。

不过。

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是做不得假的。

楚山反复的看了又看,分析过后认为实验报告可能是真的。

慢慢的查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看了看署名。

道济医院李平安。

这个人他熟悉啊!

虽未谋面但神交已久。

这孩子不是小露跟的那个主刀吗?

楚山的表情越来越凝重,王萍也感到不对劲儿了,急忙问道:“怎么,有发现?”

“嗯,还是大发现!”楚山重新将实验报告交给王萍说道:“你自己看吧!”

王萍将实验报告接过来看了几眼很快就被吸引了。

等到看完最后一页,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报告是小露的上级做的,他可是做过不少有难度的手术,难道这孩子在生化实验上也有天赋不成?”

“不管了,有些事情总要亲眼看看才知道真假!”楚山开口说道:“我,我要立即去道济医院实验室找这个李平安!”

楚山和王萍一起出了办公室。

青霉素量产项目组是有汽车的。

两人叫上司机匆匆忙忙的往道济医院那边赶。

等到了道济医院找到院长就让他带着去找李平安。

恰好李平安没有上手术。

确认过身份后楚山急匆匆的拉着李平安让他带着去了实验室。

李平安和院长以及楚山、王萍四人在前面走。

小露在后面跟着,但她又没有离的太近。

等到李平安等人进入实验室,小露悄悄的在门外听着里面的动静。

楚山迫不及待的让李平安从生物实验箱将产黄青霉菌生长最好的一组培养基取了出来,用显微镜观察过菌群之后大喜过望。

实验报告是真实的。

李平安真的搞出了用白玉米做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而且还很适合产黄青霉菌。

“李,李平安,你能不能将接下来的实验做完,制备出青霉素?”楚山有些激动的说道,声音有点儿颤抖,显然是心里不太平静。

“好的!”李平安答应着,问道:“您是.。”

“这是医大那边的楚山教授,也是青霉素量产、国产化科研项目总负责人,我是他的助手王萍!”王萍自我介绍道。

李平安看了院长一眼。

院长点点头。

李平安继续做自己未完成的实验。

取青霉菌发酵液冷却,过滤。

滤液在酸性条件下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逆流萃取,得到丁酯萃取液,转入弱碱性缓冲液中,然后再转入丁酯中,将此丁酯萃取液经活性炭脱色,加入成盐剂,经共沸蒸馏即可得青霉素g钾盐。

实验过程中用到的试剂实验室里都有。

李平安一步一步的做实验,最后得到了青霉素g钾盐。

将青霉素g钾盐装进试管中给了楚山。

楚山这才问道:“李平安,你是怎么想道用白玉米做培养基,又是怎么确定菌种生产条件的呢?”

李平安将自己在上学的时候听同学说起过白玉米的那套说辞对楚山说了,又道:“说来也巧,我打开实验箱的时候里面的酸碱度、温度、湿度都是设定好的,我记录过后就开始实验了,没有想道真的适合产黄青霉菌生长,所以我就将实验过程记录了下来!”

“可能是之前米国人也在做这种实验,误打误撞让李平安这小子捡漏了!”王萍思索着说道。

“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成功了!”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