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青龙8124和郝府(1 / 2)

【这几天查芯片资料耗费了大量时间,更新不给力,抱歉】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郝强下达许多指示,要求eda软件项目加班加点,争取一个月内完成基础研发工作。

成立汽车芯片团队,研制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芯片。

汽车芯片太多了,目前未来科技集团不可能全包揽。

从技术角度来看,

传统燃油汽车已经需要至少40种不同类型的芯片,单车芯片使用总量在500-600颗之间。

这些芯片主要包括mcu(微控制器)、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和各类模拟器等。

其中,mcu芯片在汽车电子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一辆传统汽车就需要使用70颗以上的mcu芯片,它们负责控制各种车载系统和功能,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然而,

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才是真正的芯片消耗大户!

单辆新能源汽车的芯片使用数量已经飙升至1000到1200颗,芯片种类也从40种增加到150种。

更为先进的车型,其芯片使用量甚至可能达到惊人的2000颗。

外行人来看,感觉这个数量很离谱。

会不会写错了?

一两百颗才正常吧?

实际上,如此大量的芯片使用是有其必要性的。

汽车上的每一个功能模块,无论大小,都需要相应的芯片来实现其功能。

从小到胎压监测系统(tpms)、各类摄像头,到大到整车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专用芯片。

当然,未来科技集团不可能研发这么多类型芯片。

需要解决的,只是核心部分的处理器!

20-35个左右的主要处理器!

包括最昂贵的芯片:中央处理器(cpu)

它也称为“车载芯片”!

这是车辆的"大脑",负责整体控制和协调,一般新能源汽车需要1到3个。

其次是电机控制器芯片,一个电机就需要一个。

未来et3和未来es6都是双电机,那每辆车就需要2颗电机控制处理器。

其他类型的芯片,只要不被卡,能够购买就暂时购买。

未来科技集团的第一款车载芯片,称为“青龙8124”。

第一个数字“8”,指的是8核 cpu。

工艺制程为14nm。

这个制程,制作车载的8核cpu,还过得去。

2012年最先进的车载芯片主要采用28nm-40nm工艺,最高四核。

到了2020年,才达到7nm-16nm的水平。

比如膏通的8155,很多品牌汽车使用,像领克09,其采用7nm工艺制程,集成8核kryo 468 cpu和adreno 650 gpu。

郝强起步14nm制程工艺,当然搞不了8155那么先进。

但是,芯片更新换代非常快。

只要研制出青龙8124,也许再花一年时间,就能研制出匹敌8155芯片性能的芯片。

第二个数字“1”,指的是第一系列;

第三个数字“2”,指的是第二代ai引擎。

只要拥有性能更佳的cpu,未来1.0就升级为未来2.0。

第四个数字“4”,指的是支持4g网络。

这种命名方式,跟一些品牌的车载芯片命名方法相同,比如膏通。

所以,只要在2012年研制出青龙8124,直接吊打同期的同行freescale i.mx6系列(40nm)、ti omap 5系列(28nm)和nvidia tegra 3(40nm)等同期最先进的车载芯片。

初步实现自动驾驶lv2。

郝强布置好半导体的工作,在周末时,陪下秋雨晴。

怀孕四个半月了,两家人都很期待。

夜晚,郝强陪秋雨晴在别墅区散步。

秋雨晴挽着他的手臂,亲昵地问道:

“强哥,你说,咱们的是龙凤胎呢,还是双胞胎?”

这个问题,她问了好多次了。

检查的时候,已经查出来是双胚,但没有问性别。

正常来说,在怀孕4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查出男女了。

可以通过做b超或者是彩超看男孩女孩,但也不是100%把握的。

如果孩子在宫腔内的位置比较好,没有任何东西遮挡看的会比较清楚一些,也比较准确。

但是如果孩子在宫腔内的位置不是很好,有脐带挡着或者是孩子和母亲脸对脸,这种情况有时是看不清楚的。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