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西域,曾经强大无比的突厥帝国,因为内部矛盾逐渐分裂成为了东部与西部两个部分。当魁拔可汗离世之后,东部突厥人选择归附于大秦王朝。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秦竟然狠下心来,将东突厥的所有高层人士尽数斩杀!这一血腥残忍的举动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在整个草原上炸响,也彻底吓坏了西边的突厥人。
惶恐不安的西突厥开始想方设法地煽动,已经归附大秦的东突厥人造反。
可是,他们很快便发现东突厥的贵族们已然被屠杀殆尽,无奈之下只得从众多普通民众当中挑选出一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奴隶,并赋予其重任——去鼓动那十余万,归附大秦的突厥骑兵起来叛乱。
谁曾想,大秦派来的抚慰官口才极佳,草原话说的极具蛊惑人心,仅仅只用了短短三天时间,就成功地将这些刚刚归附的突厥人驯化得服服帖帖,为他们描绘了未来的美好生活,不再受贵族的压榨,不再受白灾、狼灾的侵害。
以前的贵族没有了,新的贵族将从他们中间产生,美好的未来就在明天,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自己手中。
那位被西突厥王公贵族寄予厚望的奴隶,表面上假意答应了西突厥贵族所提出的诱人条件,但背地里却毫不犹豫地转身向抚慰官告发了西突厥人的阴谋诡计。
得到举报消息后的范闲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派遣出两万装备着先进遂发枪的精锐骑兵。在那位“带路党”的指引下,这支奇兵趁着漆黑的夜色,如鬼魅一般直扑西突厥王帐而去,在夜色的遮掩下血洗西突厥王帐。
可惜的是,范闲所率领的军队虽然行动迅速且勇猛如虎,但由于自身兵力实在过于稀少,再加上西突厥王帐所处位置距离大秦的圆堡,以及由铁丝网构成的封锁防御圈较远,最终还是让一部分主要的西突厥贵族得以逃脱。
但大秦也不亏,他将三分之二的突厥高层精英杀光了,让整个突厥高层无比恐惧害怕大秦帝国,西突厥凑了二十万人集体西迁,正在这时遇到了东来的波斯使者,双方一拍即合,就开始计划偷袭厌哒帝国。
西突厥骑兵打算用厌哒人的血肉,来恢复西突厥的信心。
东突厥的归附对于大秦军团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成功地化解了他们最为紧迫的人手短缺困境。
突厥的青壮年们纷纷被大秦收编,再经过严格训练和精良装备的武装后,成为了一支战斗力不容小觑的仆从军,一年后又转为正式的大秦西域军团。
尽管突厥帝国对外宣称拥有上百万规模的军队,但实际上纯正的突厥人口大约仅有五十余万而已。而那些数量众多、看似强大的突厥大军,其主体部分实则由依附于突厥帝国,各个部落中的牧民所组成。正是这些为数众多的附属部落,共同构筑起了庞大的突厥帝国。
然而,当突厥人在与大秦的交锋中遭遇挫败时,局势瞬间变得混乱不堪。这些原本依附于突厥的部落轻易作出抉择:
一部分选择匆忙逃离故土,企图避开大秦军队的掌控范围;
另一部分则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直接向大秦俯首称臣,放弃手中的权力,直接接受大秦管理,学习文字习俗接受汉人同化。
不过,由于大秦需要对归附部落的领导阶层进行彻底清查和整顿,同时还会派遣自家的官吏前往草原部落实施直接管辖,所以并非所有部落都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
于是,不少部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逃离。但这一切丝毫未曾影响到范闲的决策部署。毕竟,那些真心归顺并接受大秦西域军团管理的部落,从未出现过降而复叛的情况。
相反,在大秦先进的体制引领之下,一大批凭借赫赫战功崭露头角的新兴贵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人反而成了支持大秦西域统治的基石。
事实上,真正让这些人心安的因素,乃是源源不断地从大秦运送而来的各种各样的物资。对于草原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他们从来都未曾想象过,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之中,竟然能够尽情地享受到如此繁多且无穷无尽的各类物资。
在此之前,生存于这片广袤草原之上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牧民们,从未觉得活着本身具有多大的价值。过去的日子里,他们就如同牛羊和马匹一般,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度过每一天。
对于自身的生死存亡问题,也并非特别在意。毕竟,即便是草原上的贵族阶层,相较于他们而言,所拥有的也不过只是多享用一两头牛羊罢了。
然而如今,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他们依旧从事着往昔同样的劳作,但生活质量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吃得饱穿的暖,更重要的是吃得好了;不再仅仅满足于裹腹之需,而是开始品尝到真正美味可口的食物。
穿上了暖和舒适的衣物,并且这种生活还有不断改善的趋势。
以往,他们食用的牛羊肉无非就是用来填饱肚子,远远称不上是什么美食佳肴。但是自从加入了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