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节俭救不了大清(2 / 4)

破天惊!

……

【面对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道光陷入困境,继续推动将会得罪整个官场,而且还推行不下去,这可怎么办】

【最后,仅仅过了3个月,道光皇帝决定屈服,丢卒保车,下旨说:英和不知地方情形,冒昧进言,扰乱朝政,现罢免其军机大臣职务,同时停止清查陋规。】

……

{皇帝必备技能之甩锅。}

{终究不是雍正,没雍正那股子一往无前的气势。}

{关于道光的执政水平,晚清作家李伯元在《南亭笔记》有记载。}

{委婉暗示了道光虽然人品还行,但能力不行。}

{少看那些腐儒写的东西吧,从一上位,道光就实行精兵简政政策,限制衙门里公职人员的数目,裁减冗员。}

{到道光十年(1830年),共裁撤了两万三千九百多名官员。}

{其次控制捐输,限制督抚属员随意提补。}

{都知道,卖官是清朝的一个公开政策,目的是补贴财政收入。但这个政策无疑会公开助长腐败,道光进行了有限度的改革,没有杜绝捐输,但也禁止现任官员加捐职衔。}

{然后是加强宗人府的管理。宗人府是管理皇家事务的机构,道光有感于宗室子弟日益腐败,着意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提升皇家子弟的素质。}

{道光四年(1824),宗人府还将一些皇室子弟送到边疆地区锻炼,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危害。}

{最后,限定案件的审理期限。}

{办案拖沓是清朝官场的一个通病,很多案子由于长期积压,导致许多人屈死狱中。}

{道光认为这种情况会导致许多家庭家破人亡,增加他们对社会的憎恨,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对大清是很不利的。}

{所以他限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京城的衙门必须一个月内结案,州县的衙门时间更短,二十天就必须结案。}

{上司的批复在一个月内必须申报,刑部审核的话,要根据不同案情分别在十天、二十天、三十天内结案。}

{对死罪案件的定决,从报上来到判定要在七十天内完成,监候限八十天。}

{你可以说他用人能力烂,但他能力真不差了。}

{要不是遇到降维打击,他也是守成之主。}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看着天幕里的种种制度,认同道:

“只看这些举措,道光的确不是吃闲饭的。”

“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也都是切实之举。”

“只是可惜……”

刘病已想到了还是一片迷雾的海外诸国。

道光的不幸之处在于,他不仅要对付国内的不安分力量。

还要应付正处于扩张期的海外势力。

“日不落……”

刘病已念叨着这三字。

比我大汉还狂。

……

【改革还没有开始就停止了,但财政亏空的问题仍然存在。】

【道光想来想去,最后,经过跟他尊敬的师父——理学大师曹振镛商量以后,得出结论:

解决财政亏空的唯一方案只能是节约开支,而节约开支的首要任务就是皇帝要为天下国家做出表率,带动大家一起节约。】

【为此,道光发布《御制声色货利谕》提出了三个最基本的节俭方针。】

【一、重义轻利,不要贪财。】

【全国人民一起省,皇帝省,大臣省,百姓省。】

【道光言:“百姓不富,我这个皇帝怎么能富呢”皇帝不富,大臣怎么敢富呢所以,大家一起来节省。】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蹲在田地头,怼了怼身边仰躺在地的小刘彻。

“彻儿,你觉得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小刘彻都快累嗝屁了,躺在地上闭目休息的他,有气无力道:

“有道理有道理。”

“节俭吗,大父也是这么做的。”

刘启点点头。“既然有道理,我们也得以身作则。”

小刘彻猛的睁开眼!

不对劲!

“那你的伙食也该降降了。”

小刘彻抬起头,难以置信的看着刘启。

说的是人话吗

我就爱吃点猪蹄!

猪肉都是你和阿母吃了!

“以后从三个猪蹄降为两个。”

刘启竖起两个手指,笑眯眯道:

“但若是能在三个时辰内垅好半亩地,就再给你一个猪蹄。”

小刘彻无力的躺回去。

玩什么朝三暮四啊……

“好……”

烦死了!

刘启摸着胡须笑个不停。

还是逗孩子好玩。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