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暂累吾民戊寅之变
大汉。
刘邦也不笑了,看着诏书里的什么“贫富均纳,遵行无扰,好义乐输。”
又想到那人民相食,至不忍言的惨状。
“王朝末年……高高在上……”
这一道旨意下降后的结果就是,黄河以南,大江以北,东西七八千里。
百姓与其把救命粮食送给官军,不如直接加入起义军了。
吕雉认真考虑了一下卢象升的策略。
“那卢象升的策略可用却不可行。”
清丈土地需要高效廉洁的行政体系。
但就看这崇祯的性格和为人,那也是个彻头彻尾的死局。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那道宣告天下万民的诏书,满心荒唐无以复加。
“廷议改因粮为均输,暂累吾民一年,除此心腹大患……”
“好一个暂累吾民一年啊。”
天幕里的十二团龙袍显得那么刺眼。
刘秀低头看着双手。
想起在地里耕农的日子。
“暂累……哈哈……说的好啊……”
刘庄看向低着头,瞧不清面目的阿父,身子不由向阿母那边凑了凑。
阴丽华拍了拍好大儿的手,看着刘秀,眼中透出一丝心疼。
刘秀双目放空,看着双手喃喃道:
“只想着苦一苦百姓。”
“怎么不想着找起义军首领谈谈”
“天子颜面就比天下子民还要重要吗”
“号啕大哭,认个错,就那么难吗”
“让他们再给你十年,还他们一个安居乐业,海清河晏……”
“是了……你大体也没这个能力……”
……
季汉。
刘备拉着刘禅的手,叨叨咕咕着:
“百姓不易啊,尤其是种地这个事儿啊,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在日常的情况之下,除了浇水灌溉,粪肥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防虫防害,更要防地里的杂草。”
“可不要小看这杂草啊,一旦扎下了根儿,一代传两代,两代传四代,没几个月的功夫就长满了。”
“到时候,把你地里的庄稼全都挤死了。”
“等到了季节,你什么都收不着。”
“没办法,只能一把火,将这些全点了,等来年下一次播种。”
“百姓苦啊……”
殿内众人,有人感同身受,有人不置可否,有人欲跃跃欲试,有人面无表情。
……
【除了加派以外,杨嗣昌还建议查核“溢地”。】
【意思是说,农民开垦的田地超出了原先的田亩数额,查出之后计亩征税对于解决增饷也不无小补。】
【户部尚书程国祥迎合皇帝和杨嗣昌的意图,引唐代为例,建议税房间架,向百姓征收门面税。】
【朝廷据此发布诏令说:“暂借民间房租一年。”】
【规定不论大、小户,一律按门面征收税银一钱。】
【有的地方官趁火打劫,自行规定“每门面之内有房一间即税银一钱”。】
【怨声载道。】
【就像嘉靖时百姓把皇帝的年号嘉靖呼为“家净”一样,他们也“呼崇祯为重征”。】
【同时,兵部尚书梁廷栋也在请求加税,再次给每亩增加了三厘的额外税收。】
【此时大明每亩的税额相比万历初期已经增加了十二厘。】【每年土地税收八百多万两。】
……
{谐音梗玩得不错,还非常贴切。}
{嘉靖嘉靖,家家干净,崇祯崇祯,年年重征。}
{百姓的智慧才是大智慧,这就会给皇帝加新皮肤了。}
{特么的……当时大面积土地抛荒,清查鬼的“溢地”啊!简直是痴人说梦。}
{不懂了不是,这叫巧立名目!}
{前面忘了后面忘了,申遗!}
{真是很难讲,光怪陆离的事情一旦发生就会换个面貌再次发生。}
……
大唐。
李世民看着种种不切实际的操作,无奈道:
“他们还是不明白。”
“军事行动带来的财政失衡。财政失衡又导致民间经济崩溃,终于引发了这场无法挽回的起义。”
“此时的大明已经处于义军和清两方的压迫之下。”
“为了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反叛,朝廷必须动用更多的军队,而动用军队需要更多的财政。”
“但随着义军对地方经济的破坏,朝廷的税基也逐渐收窄,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这次的加税,将会彻底打破民间经济的临界点。”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认真道:
“每一次出现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