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崇祯:这有一口锅,杨卿你看
【杨鹤抵达陕西不久,己巳之变发生。】
【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临洮五镇兵马被调往拱卫京畿,所以对于杨鹤来说,平叛显得捉肘见襟,他便启用前宁夏总兵杜文焕从延绥、固原调兵三千进剿。】
【杜文焕在对待民变问题上跟杨鹤截然相反,杜文焕在镇宁夏的时候就以凶狠著称,如今杨鹤主抚,而杜文焕主剿。】
……
大汉景帝时期
“乃公是看明白了。”
刘启看着铜鼎里随着沸水翻腾的肉片,老神在在道:
“这帮人,完全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到现在他们也没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小刘彻嘴里塞着肉,眼睛盯着锅。
王皇后夹了一筷子羊肉放到刘启碗里。
刘启看着碗里的肉,想到崇祯拨出的那点东西。
“够干嘛的……”
“他们依然不重视啊。”
……
【督抚不合无疑是平叛的大忌,前有魏学曾、叶梦熊和熊廷弼、王化贞的教训。】
【杨鹤一方面对于起义首领王嘉胤猛攻延安、庆阳隐瞒不报,另一方面开始积极招抚王左挂部。】
【而杨鹤加紧对叛军招抚之际,杜文焕正带领山西、陕西、临洮、宁夏四镇兵马对王嘉胤部进行猛攻,官军大败。】
【接着,起义首领神一元所率义军攻陷宁塞,杀明参将陈三槐,还有杜文焕的家人十几口。】
【杨鹤任三边总制后两年时间内对于陕西的势态并无太大改观,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四年关于对待民变的政策朝廷又开始了争论。】
【崇祯四年正月二十六日,皇帝定下基调。】
【“寇亦我赤子,宜抚之。”】
【“抚字得法,自然盗息民安”】
……
大宋神宗时期
对于这什么诏安啊,赵顼觉得我大宋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他定睛一看就发现问题出现在哪里。
那就是朝廷其实一直没确定下到底是剿还是抚!
这就会导致最要命的一点。
“明军将错失了将乱军限制在陕西一地的机会,也会错失趁彼各自为战而将其各个击破的时机。”
……
【崇祯四年(1631年)正月,神一元被定边副将张应昌击毙,其弟神一魁担任义军将领。】
【其率领数万大军进攻宁夏,败明军指挥使王英,攻合州、庆阳,势不可挡。】
【崇祯四年三月十六日,神一魁派被杨鹤招安,授予守备职衔,和其部众一起四千人被安置在宁塞,其他六七千人解甲归田。】
【对神一魁的招降成功无疑给崇祯的招抚政策树立了榜样,崇祯心中甚慰。】
【但延绥巡抚洪承畴并不认同朝廷的主抚方略,他率领曹文诏、艾万年对王嘉胤部发动猛攻,败王嘉胤于阳城,王嘉胤战死。】
【众义军领袖纷纷投降。】
【形势虽然看起来那么喜人,但问题并没有解决。】
【反叛的士兵要将他们归还到军中,造反的农民遣返回乡。】
【但他们发现事情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欠的饷银依然没有动静,被盘剥的土地依然在吸血。】【一切就像瓦上之霜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九月,神一魁手下的头目茹成名由于获得封赏不满意,殴打杨鹤手下参将,杨鹤将茹成名擒杀。】
【神一魁手下另两个头目张孟金、黄友才挟持神一魁再次发动反叛,攻占陕西北部重镇宁塞。】
【神一魁的再次反叛标志着朝廷主抚政策的破产,这些反叛者在崇祯眼里再也不是什么皇帝的“赤子”,而是没有信誉的“恶贼”。】
【九月二十三日,崇祯皇帝下令逮捕杨鹤。】
【他的圣旨措辞严厉:“杨鹤总制全陕,何等事权!乃听流寇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着革了职,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
【十月十一日,杨鹤遣戍江西袁州。】
【崇祯八年十月,杨鹤死于袁州戍所。】
……
{你特么的……那抚局的大政方针不是你皇帝认可的吗!“抚字得法,自然盗息民安”,这特么不是你的中心思想吗!}
{崇祯是这样的,急于见功,当招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效,他就改变立场,越来越倾向于剿杀,洪承畴、李应期大肆杀降,不但不指责,反而予以嘉奖:“贼势獗甚,招抚为非,杀之良是。”}
{杨鹤的悲剧在于他的思路没有跟上皇帝旨意的变化,仍一味遵循先前的宗旨不变,直到被捕入狱后,依然没有想通。}
……
南宋孝宗时期
“诏安难啊。”
赵昚觉得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