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幸运继位宋真宗(1 / 3)

天幕上。

金光降落。

消除病痛,予寿七载

赵匡义面无表情的坐看金光沉浮。

七年?

为什么是七年?

宋太宗有九子,其长子赵德崇自幼聪明机警,相貌像宋太宗,宋太宗也很属意这个长子。

公元982年三月,十六岁的赵元佐出阁,住内东门别宅,拜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卫王,并赴中书门下办公。

第二年十月,迁居东宫,改赐名“元佐”,加任检校太尉,进封为楚王。

大汉武帝时期

“若朕所料不差”

刘彻盘算了一阵,缓缓开口道:

“这人一定不是皇帝!”

一旁的卫子夫正哄着小刘据,眼睛一瞥也没搭话。

皇帝的身子一僵,似坐久一般活动了一下身子,又往二人身边挪了挪屁股,清了清嗓子道:

“嗯,一定不是!”

没人搭理。

有点羞怒的刘彻斜睨了一眼那边母子俩。

轻哼一声,身子往反方向一倒,倚靠着软枕开始自顾自的生闷气。

要不是朕理亏,朕能受这个气!

曹魏。

“若孤所料不差,这人就是皇帝!”

曹操捋了捋大胡子,斩钉截铁下了结论。

刘备孔明没有搭话,一旁的孙权眼睛一转笑道:

“魏王,此见何得?”

曹操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大声道:

“其子类父为一,其父爱子为二。”

“而最关键的他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太子继位!”

大唐。

这幅场景李世民是越看越眼熟,越看越别扭!

同样是太宗

同样继位的不正常。

同样有个聪明机敏的好长子。

同样让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入东宫位。

李世民的视线不由自主的瞥向已经昏昏欲睡的小李治。

还同样有九個儿子!!!

后面不会也同样让其他儿子捡漏吧?

大宋。

赵匡胤看着天幕却心生不妙。

惟吉自幼张于宫中,由朕亲养。

好文受学,一览成诵。

懂事理,知道义。

唯有一点,太重情重义。

这是好事,但碰上他父亲那阴私之人恐怕是要父子成仇的。

身后传来的阵阵惨叫打断他的思路。

赵匡胤一拍桌子回头怒吼道:

“把他嘴堵上!”

“烦死了!”

“上个药而已!喊个甚么!”

“再喊!鞭子上抹药抽你!”

惨叫声戛然而止!

公元982年五月,宋太祖三弟,秦王赵廷美被人告发骄横恣肆,有异谋,宋太宗罢免其开封尹之职,出为西京留守。

十一月,又有人告发赵廷美与宰相卢多逊来往诡密,私赠弓剑,阴谋篡位。被宋太宗贬为涪陵县公。

楚王赵元佐不满三叔被无证贬谪,从而愤愤不平,公然质问宋太宗,从此失宠。

公元984年,赵廷美死于房州的凶讯传来,赵元佐一气之下,精神失常。

公元985年九月,疾病基本痊愈,宋太宗“发德音”大赦天下。

但重阳节家宴那天宋太宗没让其出席。

赵元佐闷闷不乐,自斟自饮,酒后旧病复发,纵火焚烧宫殿。

宋太宗将他废为庶人,软禁起来。

大隋。

杨坚看着此子感叹不已。

为叔叔出头,也是真性情,可惜生在皇家。

“宋太宗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有什么事,等你当了皇帝再说。”

独孤伽罗不认同他言下之意,沉声反驳道:

“此子有情有义,开口求情许能让其三叔得一线生机。”

“若不说,他三叔必死无疑。”

大唐高祖时期

“这孩子有点轴啊”

李渊皱着眉头理解不能。

赵光义除掉赵廷美是为了让你赵元佐可以继承皇位啊!

你这孩子分不清哪头重哪头轻吗?

居然能把自己逼疯?!

“赵家人才济济啊。”

赵元佐被废,二子赵元僖上位。

公元986年十一月,赵元僖出任开封尹,并进封许王,加中书令。

按理说他的皇位应该是板上钉钉了。

但就在淳化三年十一月公元992年,他突然暴毙了!

宋史给出的缘由是他的妾室想毒死王妃,但下错了药。

然而赵元僖的王妃早在七年前就死了。

这件事成了宋朝上的又一出离奇死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