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一纸空文天补平均(2 / 3)

默默的挤了挤衣袖上的水,淡淡道:

“所谓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人祸同样如此。”

“害之积也,乱之源也。”

“并非单独一个天子残暴贪婪所能造成的。”

“所谓上行下效。”

刘恒抖了抖有些褶皱的衣袖看向低头沉思的刘启。

“皇帝崇尚奢侈,天下自然竞相效仿追逐浮华。”

“随即郡县之长,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

“马饰钱珂,妾被珠翠,食客盈门,外姻麇倚。”

“官吏之间的礼赠,妻儿仆妾的花销。”

“凡此种种只指着那到手的几缗俸禄够吗?”

“哪个不是要胁迫百姓、大肆盘剥。”

“待天下都沾染此奢靡之风,各地各级官吏无不如此杀都杀不完。”

“谁还会在乎天子已经下了免除赋税的诏书呢?”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上位不正下则参差矣。”

……

天幕上。

振翅成群的蝗虫遮天蔽日。

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黑色的……

翠绿色的秧苗,被各色蝗虫压倒。

密密麻麻的蝗虫趴在苗棵上撕咬着、嚼啮着,声音汇聚成闷雷般的轰鸣声,撼天动地。

大片棵叶被吃光,连根茎也被嚼光。

吃干抹净后,蝗虫又呼隆隆排山倒海般的向远处飞去。

所过之处一片绿色都没留下。

只余无数百姓在农田中捶胸顿足大声号啕。

最后哭累了瘫倒在地。

……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旱灾之后还有蝗灾。】

【蝗灾从徐州、泗州起,向西蔓延至宿州、宋州、亳州、汴州、颍州,又遍及许、陈、郑、滑、怀、汝、陕、虢诸州。】

【河南道、州、县全部遭了蝗灾。】

【漫天遍野的蝗虫从东到西,所过之地树叶和田地里的庄稼都被吃光,只剩下赤地千里。】

【灾情如此严重,但京兆尹杨知至的奏报是这样的:“蝗入京畿,不食稼,皆抱荆棘而死”。】

【蝗虫飞到京畿之地,不吃庄稼,都抱着荆棘而死。】

【可以说僖宗继位之时,哪怕是他想治理国家也不会有人搭理他了。】

……

{厉害了,这蝗虫还是个义虫!}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我哭死,这蝗虫太懂事了!它不吃庄稼,感念皇恩然后冲向荆棘集体自杀!}

{李世民看了沉默,李隆基听了流泪!}

{太抽象了。}

{各级地方官员用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贯彻会议,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消失于公文往来之间。}

{下达圣旨的唐僖宗在愉快的马球赛中,将此事忘到九霄云外。}

{连它的首倡者都不再热心了,因为卢学士高升了。}

{卢携上书之后,经田令孜推荐,被加授同平章事,此后便全力配合田令孜,在外朝与其一唱一和。}

{一个本可能成为国家柱石的人,再次被环境加工成了国家蛀蚀……}

{这何尝不是一种招安呢?}

{……太生草了……真的烂透了。}

……

大唐。

李世民揉着额头看着大殿内的单方面吵做一团。

“当国家诏令执行之时没有实之可行的监督手段时!”

“当免税和赈济带来的亏空没有奏效的填补手段时!”

“当各级官员能从收税中大量牟利且仍由他们负责施行时!”

“这道圣旨就不可能不变成一纸空文!”

魏征执着笏板对长孙无忌大声喝道:

“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制度来监察官员具体落实诏令!”

“长孙大人!伱如此反对莫不是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怕公之于众吗!”

长孙无忌涨红着脸,羞怒道:

“魏征!你血口喷人!”

魏征扭头看向李世民,大声道:

“陛下!我们不能改变未来的大唐如何,但能决定未来的大唐如何!”

“此事,便是填补大唐短处的木板!”

“能奠基此事者,唯陛下也!”

李世民:……

什么都得我来……

天幕给的那些寿数还真是不好拿……

……

【各地爆发严重的自然灾害,土地荒芜,颗粒无收,老百姓还要承担朝廷的赋税、徭役。】只能卖儿卖女,或者拆房子换钱。】

【当他们卖儿卖女、拆房换钱却依然无法缴纳朝廷的赋税时,为了活下去,只能用暴力反抗官府。】

【史载:“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