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历史悠久,源自汉代。”
朱棣合拢双手躺在摇椅上,幽幽道:
“五胡乱华时期为天子代守凉州,不受胡化。”
“即便前凉被符坚灭了,张氏依旧心向东晋。”
“唐末又有张议潮的归义军收复河西旧地。”
“只可惜安史之乱后,没了中原王朝的支持与影响,西北汉人作为地方上的少数人口注定被人口占多数的胡人同化。”
面带惋惜之色,朱棣感慨着世事变迁。
“归义军最终被回纥同化,被西夏融合。”
“一心归汉的祖先,无奈胡化的后人。”
“世事无常啊。”
沙州与大唐道路不通,只有穿越吐蕃驻守的防区绕到河套、朔方一带,才能与大唐取得联系。
张议潮接连派出使者,却始终石沉大海。
后来张议潮才知道,原本雄心勃勃计划着收复河湟的唐武宗已经驾崩了。
新即位的天子是武宗皇帝的叔叔光王,改元大中,今年不是会昌八年,而是大中二年。
而新任天子并没有收复河湟的意思,连武宗皇帝为筹备出征军资而特别设立的“备边库”都取消了,指日可待的西征成了遥遥无期。
这宣宗太拉了!你内政那些跟武宗对着干也就算了!怎么对外收复失地你也跟着对着干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吗。
nnd!早就想说了!这宣宗的小太宗名号啷个传出滴?
司马光:嗨嗨嗨!正式在下!
宣总这个小太宗就是吹出来的,他的施政方针就是凡是武总搞的我通通反着来,典型为了反对而反对。
武宗灭佛,他重新耗费大量财富崇佛,武宗打击藩镇他重新和藩镇妥协苟且,典型的政变上台,得国不正所以对前任各种亲算,不顾国势安危。
他死那一年浙东起义,唐朝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唐朝实际在他手上就已经走向亡国之路了!
这话有点偏颇了,历史上有哪位皇帝在这种内有宦官专权,外有地方割据,边境大患地情况下做到真真正正地力挽狂澜了呢?
伱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不是全面反武宗,宦官集团为什么要扶持他呢,他如果不是这么做,皇帝位子坐的稳吗?
他已经做出了当时宦官能力大到足以立皇帝时的最佳选择了。
只是简单认为他在反武宗就把他想的太简单了,武宗一朝打击了宦官势力所以武宗就吃丹药死了,如果宣宗也打击你觉得他能活到中风吗?
讲道理,他那纯粹自己作的,还有你们跑题了吧!
大唐宣宗时期
李忱双眼微眯。
中风?
什么意思?
不管什么意思这都不是什么好意思。
是不是那帮家奴下的暗手?
爆发大规模起义?
这又是因何?
大宋。
赵匡胤嗤笑一声。
“唐宣宗看似是在学习唐太宗,实际上徒有其表,精髓根本就没有学到。”
“无论能力还是气度,亦或者是忍耐,没一个能够比得上唐太宗的。”
“唐太宗在用人上可以摒弃个人喜好,这点唐宣宗就远远不如。”
赵匡义看着有点化身李吹的兄长略有几分不适。
“法无偏颇,志尚勤俭。惜赏慎官,好贤纳谏。我思大中,亦汔小康啊。”
赵匡胤看了一眼他,撇了撇嘴道:
“不跟你拽文!”
“继续看天幕!”
“这张义潮我还真不了解。”
“希望后世大宋也能有这等忠臣吧。”
虽然新天子对于河湟之地不在乎,但举义之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张义潮望着东方下了决心。
既然大唐王师不出,那他们便自己干!
天幕上。
画面又回到最开始的沙洲城。
绣着日月星辰的红色旗帜迎风猎猎。
时隔六十年,大唐的日月旗终于重新在河西上空飘扬。
公元848年,张义潮与吴洪辩发动起义,沙洲城内的汉人纷纷响应,吐蕃守将弃城而逃,沙州就此光复。
为了让唐廷知晓沙州的消息,同时向唐廷争取更多的支持,一个僧俗部众组成的代表团在攻占沙州不久后成立了。
由吴洪辩的弟子悟真、张议潮的心腹武将高进达等人组成联合使团,前往大唐的国都长安投诚。
这趟从沙州到长安的旅程,一走就走了三年。
公元851年正月,悟真和尚终于抵达长安城。出发时他们有十队人马,抵达时只剩下了七人。
唐宣宗敕授悟真和尚在京城临坛大德,赐下紫色僧衣。
同时封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镇守瓜沙二州。
天幕上。
从玉门关到青海湖,伊、肃、鄯、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