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孩子的啼哭(1 / 2)

大唐奇案 西门瘦肉 3588 字 1个月前

秦三嫂连续好几个晚上都没过来。

韩湘和黄鹂都意识到不对劲。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他们知道了秦三嫂全家都死光了,只剩下秦三嫂和她襁褓中的孩子。

孤儿寡母根本没有谋生之道,之前都是靠左邻右舍的接济勉强度日。可是邻居们的日子都不好过,自己家也没有余粮。

还好黄豆地里的人面豆给了她们活下去的机会。

所以秦三嫂每天都会带着襁褓中的孩子来黄豆地哭泣,捡一点铜钱。

但是这几天秦三嫂都没有过来,是不是生病了?

现在还是春天,气温不高,尤其晚上,更是寒风刺骨。

秦三嫂刚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哪里经得起这样的风吹?

如果她倒下了,她的孩子怎么办?

韩湘和黄鹂商量了一番,准备去秦三嫂家里探望探望。

他们找了几个人问秦三嫂的家。

但是黄豆地里的这些人对他们都没抱什么好感。

很明显,他们俩不是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人,来黄豆地完全是凑热闹,甚至是抢自己的饭碗。

好在韩湘和黄鹂与人为善,从来没有弯腰去捡人面豆,只是每天晚上蹲着观察。

他们连续问了好几个人,这才打听到秦三嫂的家。

这个人是秦三嫂的邻居。当初正是他告诉秦三嫂这里有钱可以捡。

秦三嫂的家距离黄豆地有好几里路。虽然这个好心的邻居多番指路,但是韩湘和黄鹂还是摸不准方向。

他们干脆等到天亮,然后和好心邻居一起去秦三嫂的家。

……

太阳出来了。

黄豆地里的哭声慢慢消失了。

除了韩湘和黄鹂,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痕,写满了疲惫。

太阳照在脸上,多多少少给大家带来一点温暖和希望。

而他们弯腰捡来的铜钱则带来了欢笑。

韩湘黄鹂跟着邻居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来到村子。

这个村子非常破旧,茅草屋倒是有不少,但是很多都空无一人,都是因为以前发生了战乱,死了很多人。

“这就是秦三嫂的家。您二位请便吧。不好意思,我要失陪了。我太困了,要去睡觉了。”邻居陪笑道。

他在黄豆地里吹了一夜的风,又流了一夜的眼泪,自然疲惫至极。

而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村民,但是也看出来韩湘和黄鹂不是一般人,不敢得罪,所以非常客气。

“是我们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您赶紧休息吧。等你醒了,我们再请您去喝茶吃饭。”

韩湘更加客气。

“不敢当,不敢当。”

邻居谦虚了几句,这才回屋睡觉。

韩湘走到秦三嫂的家门口,观察着四处漏风的茅草屋,轻轻叹了口气,然后伸手敲门。

他敲了片刻,里面无人理会。

“难道出门了?还是生病晕倒了?”韩湘冲着黄鹂说。

“反正情况都不太妙。”

黄鹂也过来敲门。

“三嫂,家里有人吗?我是黄鹂。”

此时正是清晨。

他们二人的敲门声在安静的村子里显得有些突兀。

放在一般的村庄,此时应该炊烟袅袅,起来做早饭。

可是这个村子却如此的安静。

可能他们晚上都去黄豆地流泪挣铜钱,所以白天都要补觉休息,以至于村子如此安静。

突然,韩湘听到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哭声从秦三嫂的家里传出来。

“这好像是秦三嫂的孩子!”韩湘说道。

来到台州城之后,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听到秦三嫂孩子的哭声,有些熟悉。

“奇怪!孩子哭得这么大声,秦三嫂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看来真是病了!我们得赶紧看看!”黄鹂更用力敲门。

“秦三嫂!孩子哭得太凄惨了。我们要进屋了,多有得罪。要是踹坏了你家的房门,我们来赔。”

韩湘退后两步,撩起衣角,踹开了大门。

开门的瞬间,孩子的哭声更大了。

“嗓子都哭哑了,看来孩子哭了很久啊。”韩湘顺着声音找到孩子,孩子躺在床上,小脸哭得通红。

“好可怜的孩子。”黄鹂抱起孩子哄着。

“三嫂,你在家吗?”韩湘大声呼喊。

可是依旧没有反应。

孩子哭得更大声了。

“他好像饿了。”黄鹂试图去逗孩子笑。

“得找点奶喝。”

“我上哪找奶去?”黄鹂脸上一红。

“看看附近有没有哺乳期的母亲。或者找点牛奶羊奶。实在不行了,找点米汤喝也行。”

韩湘来到秦三嫂家的厨房,米缸里空空如也。

“唉,日子真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