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述异司(1 / 2)

大唐奇案 西门瘦肉 3480 字 1个月前

韩湘听到外面传来陌生女人的声音,暗叫不好:机密泄露了!

吴秋雪瞬间吓得脸色苍白。

一旦有人知道吴秋雪的下落,就有可能传到王多福家人的耳朵里。那等待他们一家的将是无尽的凄惨。

徐七倒是临危不惧,低声道:“秋雪,赶紧躲起来。不要出声。”

他走进屋子中央,挪开桌子,把地面掀起来。

此处覆盖着一块铁板。

铁板里面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吴秋雪立刻钻进去。

原来这是徐七打造的地窖。

前几年爆发淮西之乱,淮西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和淄青节度使造反,天下大乱,到处都在打仗。河阳县也是如此。很多人都在家里挖了地窖,躲避战乱。

此时徐七望向韩湘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失望。

韩湘苦笑道:“徐兄不会觉得是我带人过来的吧?”

徐七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韩湘来不及解释。

他走出门外,四处观望。

如果碰到王家的人,能帮吴秋雪挡一会儿是一会儿。

今晚是十八日。

月亮过了最圆的时候。

不过十九的月光依旧明亮。

徐七也走了出来,和韩湘并肩站着。

两人环顾四周,没有看见人影,也没有听到人声。远处倒是传来几声狗吠。

“这个女人是何方来历?你能认出她的声音吗?是王多福家的人么?”韩湘低声问道。

“不认得。不知是敌是友。”徐七捏紧了拳头,身躯微微颤抖。

他为了帮吴秋雪甩掉杀人的嫌疑,费尽心思,呕心沥血,可是现在即将功亏一篑!

造化弄人!

人算不如天算!

韩湘和徐七守在家门口,等待着危险降临。

等待的时刻是最煎熬的时刻。

韩湘担心徐七气得吐血,安慰道:“如果是官府的人,我们不用担心,正如你所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吴秋雪杀人。”

徐七叹道:“倒是不担心官府的人偷听到我们的谈话,而是担心王多福家的人知道。官府还可以讲一下道理,王多福这群人完全不讲道理。”

他们在外面心惊胆战,守护一夜,直到天亮,好在有惊无险。

白天也没有陌生人造访。

四五天过去了,依旧风平浪静。

但是他们都担心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

韩湘每天都会去拜访一下徐七,但是徐七不怎么欢迎他。

说起来,在揭露真相之前,徐七也不欢迎韩湘。

“那个女人既然出言威胁,为何又不现身呢?究竟有什么目的?”韩湘纳闷道。

“难道想跟猫抓老鼠一样,逗着玩儿?”徐七道。

“我有点怀疑我们听到的女人声音是幻听。”

“不可能两个人同时产生幻觉吧……”

到了第五天,韩湘准备出门去徐七家。没想到衙门派人过来登门拜访。

韩湘时惶恐。

来人算是熟人,正是县衙的捕头。韩湘与他打过多次照面。

“县令大人有请。”捕头道。

“有什么吩咐吗?”韩湘问道。

“我也不知。去了就知道了。”

韩湘忐忑不安。不管如何,捕头没有直接拿绳子捆他,没有给他披枷带锁,应该问题不大。

他别无他法,只能跟着捕头前往县衙,来到县令的书房。

县令正在看书。

既然是来书房,那就不像是问案的。韩湘的心情稍微轻松了一些。

县令放下手中的书本,给韩湘上座,问道:“韩公子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吗?”

这个问题有点奇怪。

韩湘猜测着县令的来意,越想越糊涂。

“或许不存在,但是我心有敬畏。”韩湘如实回答。

他之所以能破蝴蝶怪的案子,正是因为他不相信世界上有妖怪,从而能一直坚持查下去,不被各种怪象所迷惑。

而徐七之所以能骗过绝大部分人,正是利用人们对妖魔鬼怪的恐惧。

“那你听说过述异司吗?”县令又问道。

“听说过一些。”

“哦?那你知道多少?”

韩湘斟酌片刻,说:“听别人说的,不一定准确,如果说错了,还请县令大人指正。”

“畅所欲言。”

“本朝皇帝刚继位之时,藩镇割据,各地节度使都有不臣之心。有许多节度使借怪力乱神之事蛊惑民心。皇帝效仿汉乐府,在礼部新添设立述异司,派人到民间采风,明面上是调查各地风土民情,收集民歌民俗,其实监察藩镇动态,民心所向。”

这是韩湘听他叔爷爷韩愈说的。

二人有书信来往。

“差不多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