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因为现实原因,暂时还接触不到后两者。
甚至对于盐业方面,他也是因为沈青柠的关系,才认识沈安之。
同时,沈安之本人也非最大盐商,仅仅拿到江州郡的一小部分盐业代理。
这也决定了,陈元除了铁矿以外,其他三者暂时无法真正涉足。
但是平阳县的矿山却不一样。
先不说这处矿山就在平阳县,就算退一步,陈元的父亲陈清宇为了给朝廷找矿死在任上,做为补偿,朝廷给他一些股份,也是理所应当。
陈元一边想着后续计划,一边与刘野交代下去。
刘野听完面露奇色。
“为何要留下黄三泰,此人知道得太多,他死了岂非一了百了。”
陈元神秘一笑。
“刘大人,有句话叫狡兔死,走狗烹,大人所知道的事情,未必比黄三泰少。”
刘野闻言脸色大变,随后对陈元又是一番千恩万谢。
“多谢钦差提醒,若您不提,我竟未想到此点。若那黄三泰死了,就怕接下来此事必然轮到我的头上。他乃相国得意门生,而我又算得了什么?”
陈元这时朗声大笑。
“刘大人,有些话可不要乱讲,没有真凭实据,就枉自揣测当朝相国,幸亏这话你是与我言说。”
刘野听后急忙收回。
“是是是,钦差大人所言极是。”
“我所知道的一些事情,不足以成为真凭实据。钦差大人与我如此交心,刘某往后事,必为您马首是瞻。”
陈元摆手。
“那倒不必,我亦不过食君之禄。”
刘野听了这话,暗自琢磨一番,却愈加搞不清楚,陈元倒底是站皇帝身边还是站齐山河一边。
越是如此情形。
刘野更加坚定,往后只能全心全意追随陈元,才是唯一出路。
……
沈府。
陈元现在已让刘野为其所用,自是可以安心理得地住在柳府。
他这时主动找到了沈安之,聊上数语后,便直奔主题 关于涉足盐业之事,陈元还不想与他提,因为他未必能帮上忙。
反倒是代理出版这一块,大家可以坐下来仔细商量。
“伯父,咱们既然聊及正事,就在商言商好了。”
“我也没有别的要求,我会以市价三成的价格向您供货,当然如果您这边能自行印刷制版,我只收两成即可。但是前提是您这边要保证销量。”
说着。
陈元两手同时伸出。
“十万册!”
“最低只要十万册即可。”
沈安之听完大笑。
“贤侄,你莫不是看沈家与柳家有些亲戚,就主动让利与我?”
“从可这江州郡境内,加上下辖一些县乡,人口总算不下一两百万。”
沈安之看来,陈元提出只十万册保底销量,并且如此优惠之价格,这与主动送钱并无区别。
陈元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反正眼下有了更好的赚钱门路,出版发行这一块,全当副业就好。
他神情淡定而自然地回答沈安之。
“商道当中,有句话叫做只赚百分之一的钱,余下的留给别人去赚。”
“而且就这方面讲,伯父您是我的老师才是。就好比您只取盐、茶小部分代理权,而未选择一人独占。”
这顶高帽子扣下来,沈安之很是受用,心中却暗自合计,他哪是不想一人独占,而是根本办不到。
如果真这样做了,只会对同行针对,反而令事情难以办法,所以不如与其他一线机会,自己也能做得有声有色,何乐不为。
沈安之这样做,也可以理解为商人本色,让他做出这样的决定。
一边受用陈元的高帽。
沈安之对陈元佩服得五体投地。
“贤侄过奖了。”
“说起商道之说,我倒是想起一位前朝人物,被我等商人奉为商祖,只可惜朝廷一直不怎么重视商人地位,又加之儒生当道,以于其所传之道失传,莫非贤侄你……”
陈元听了这话倍感无语,他甚至想着,要不要现在就走。
他不但是历史盲,对于真正的商业这一块,也非自身专业,只是有所了解根本谈不上有多高深了解。
他在留下真给沈安之拉着,两人探讨商道,未免贻笑大方。
许多事情,见好就收。
有时多保持一些神秘感,未必是坏事。
陈元欠了欠身子。
“如此高深之商道学说,我又怎得以观习之,只是岳父家中藏书颇丰,我无意读过一些。也算误打误撞吧。”
陈元本想应付了事,却未想沈安之认了真。
“哦,柳家竟还藏了这般书籍,我怎不知。”
“好啊,这个柳如海竟与我藏私,他家中有此奇书,我改日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