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海身为县令,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柳府日常米面油,这些供应,也算在朝廷头上,并会按月及时发放。
但是这并不代表,柳府是多么大富大贵人家。
只能说有闲钱,但是不是很多。
与那些商贾巨富,没法比。
这便是柳府现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个比下,之所以打引号。
皆因比较的对象,乃是庶民与寒门。
和大多数朝代一样,有固定居所并且是自有房产,且拥有三五亩乃十余亩薄地,才称庶民。
至于寒门。
那要祖上顶着贵族光环,并且达到庶民级别,才有资格称自己为寒门子弟。
再往下,虽也被统称大乾子民。
但是称呼上就不好听了,什么草民、贱民、流民之类不一而足。
所以这样一比较。
莫说柳府。
就算是商贾巨富。
他们的钱,也是一个子一个子地攒出来的。
真一下子往外掏这么多,这帮人也同样肉疼。
柳依依正提出反对意见。
柳如海当场斥道。
“你懂什么,陈元这次办得可是公事。”
“难道公事,还要他自掏腰包不成。”
柳依依继续据理力争。
“父亲,我与那些公子和乡绅子弟以诗会友,也全非私事。”
“试想,我多与这些人走动,他们反过来必然会支持和站在父亲立场。”
柳如海哼了一声。
“我柳如海何等人,哪会凭这些巩固自己地位。”
“若你真有此想法,往后还是与这些人少来往的好,免得他日有人说些闲言碎语。”
就在这时。
陈元突然走到柳依依面前。
“既然娘子也用钱,这银子你先用。”
“我与天香楼的姑娘写歌,也得了一些润笔费,应是够了。”
“无非就是先行记上,后面再去县衙消账便是。”
说完。
陈元反将银子留下,自顾离开。
柳依依很生气。
“陈元,你什么意思,可怜我?”
“我,缺你……”
她想说我缺你假情假意的那五两银子吗,但是她突然停住。
她还真缺。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前面的时候,柳依依动不动就与人相约来一次以诗会友。
虽说不是每次都由她买单。
但是做为县令家的千金,她自是要承担多数时候。
一来二去。
这账面的事情,不怕零拉,就怕整算。
按理说。
柳如海每月给柳依依的银子,不说像这次一样一出手就是五两,也每月不会低于一两银子,多时会有二两甚至三两。
这钱足够了。
毕竟这都属于一个月的零花,等于普通人干好几个月的收入了。
就这样的条件。
结果柳依依一算细账,竟然这个月零花钱已然用光了。
没办法。
柳依依只能望之兴叹。
“陈元就写几首歌,润笔费有这么高吗?”
柳如海听了柳依依小声嘀咕。
“你以为呢?”
“所以为父一再说,不要太小看自己夫君,陈元不喜读书,那是他有大能,而且以他的才华,只是一味读书,确实埋没了,为父以前也未认清此点。”
柳依依眼神错愕。
“你是说,他……还能被埋没?”
“好吧,如果给青楼楚馆女子写歌,也算才华,那确实埋没了。”
说完。
柳依依不服气地离开。
……
青云山。
陈元一行,已经来至青云山地界。
这次他可是有备而来。
除了约了王百川等人,为了让他不至于胆小不敢来,还特意叫上了王捕头及一众捕快,并且把初一道人也叫上了,而且身边带了数名弟子。
“初一道人,可是周捕头的老师,想必周捕头的武功如何,大家很清楚。加上县衙这些人,要说害怕,得山贼害怕我们才是。”
“更何况我这些山贼,并非全然不讲道理。”
这时,跟来的王百川等人,心中并不服气。
反正陈元大话说了,他们就是要跟地来看看,陈元有何本事,是怎么说服山贼的。
王百川来之前,已经吩咐下人在暗中跟随,一有风吹草动,第一个把他救走,然后回头就跟父亲说此事。
他是巴不得出点意外。
这样就有机会前几日那一箭之仇。
所以王百川非但同意,而且比陈元还要卖力气,来发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