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啥事儿来着?(3 / 4)

有肱骨心腹、班底羽翼,哪怕是东宫太后,也同样有军权傍身、党羽布朝;

?6?9?6?9而对如今的太子荣而言,最值得信任和依仗的,自然就是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

?6?9?6?9满共就两个弟弟,偏老三又是个憨的,听话归听话,但终归难堪大用。 ?6?9?6?9

?6?9?6?9唯有老二刘德,能让刘荣生出些‘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欣慰。

?6?9?6?9自然,也就没急着结束这个话题,顺着往下多说了两句。

?6?9?6?9“眼下,我已得立为太子储君,母后虽还要在凤凰殿住些时日,但‘准皇后’的名头,却是再也没人敢忽视。”

?6?9?6?9“反观她王娡,虽和母亲同为‘夫人’的品秩,但绝对不会有人,当真觉得王夫人和栗夫人都是‘夫人’,是可以平起平坐的。”

?6?9?6?9“——小十就不用多提:莫说是帮她大王美人一把,便是能少尿几回床榻,王娡都得夸小十乖巧懂事,没给做母亲的添麻烦……”

?6?9?6?9···

?6?9?6?9“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阳谋——所谓‘离间凤凰、椒房二殿’,以致父皇厌恶母亲,更恨屋及乌厌恶我,与其说是王娡的谋算,倒不如说是鸡鸣狗盗。”

?6?9?6?9“除此之外,王娡唯一能做的,只有静待时机,坐等我凤凰殿出岔子;”

?6?9?6?9“反观我母子,能做的却有很多。”

?6?9?6?9“很多很多……”

?6?9?6?9为二弟的智商加一道保险锁,见二弟果然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容,分明是在消化自己方才这一番话,刘荣又是一阵连连点头。

?6?9?6?9倒是一旁,始终目光呆滞的跟着母亲、哥哥们往前走,愣是都没听懂几句话的公子刘淤,冷不丁开口提了一句:“大哥刚才说,广明殿、宣明殿,都出不了岔子?”

?6?9?6?9“——广明殿好说,有老四在,老五也对大哥恭敬的紧;”

?6?9?6?9“但宣明殿……”

?6?9?6?9“老七,可是至今都还没表示啊?”

?6?9?6?9此言一出,老二刘德当即便从思绪中回过神,面上也顿时带上了一抹凝色。

?6?9?6?9当今天子启的十几位皇子,去掉那些还没度过幼儿期的,便是老大刘荣,到老九刘胜。

?6?9?6?9——就连刘荣的‘候补太子’:皇十子刘彘,都还没迎来自己的三岁诞辰;

?6?9?6?9在这个孩童没满六岁,便无法确定其是否会夭折的时代,皇十子刘彘唯一的任务,是全须全尾活过未来这三年,长到这个时代公认的婴幼儿生命脆弱期:六岁。

?6?9?6?9便是把三岁的皇十子也算进去:满共十位公子,能被人工操作成‘嫡长子’,并名正言顺成为储君的,也就是如今的太子刘荣,以及广明殿的老四刘余、宣明殿的老七刘彭祖,外加个小十刘彘。

?6?9?6?9老四刘余口吃,天生残缺,出生的那一刻便已出局;

?6?9?6?9小十刘彘太过年幼,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过当今天子启……

?6?9?6?9唯独老七刘彭祖——虽然被朝野内外评价为‘狡言诡辩,颇类商纣’,但至少硬件没有问题。

?6?9?6?9必要时,若天子启非要将刘彭祖的‘诡辩’粉饰为‘聪慧’,那这位皇七子,也是具备获封为储君太子的条件的。

?6?9?6?9这样的人,至今都还没有表示对刘荣的臣服,确实很难不让人想入非非。

?6?9?6?9对此,刘荣暗下留了个心眼,却也依旧是‘不急,等老七秀操作’的态度。

?6?9?6?9——刘荣的‘天眼’里,可没说景帝皇七子刘彭祖,曾对太子刘荣,或是汉武大帝的储位产生过威胁;

?6?9?6?9对于这个景帝皇七子——这个时间线上的七弟刘彭祖,刘荣唯一的印象,便是其获封为王之后,在赵国的王位上坐了五十多年。

?6?9?6?9而在这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凡是赵国的二千石及以上级别官员,无论是国相、内史,还是中尉,郡守,都从不曾有任何一人能任满两年!

?6?9?6?9运气好点的,因罪罢免;

?6?9?6?9运气差的,更直接就是被处死!

?6?9?6?9而且是合法合规的那种!

?6?9?6?9具体的操作模式也很麻爪:长安派去官员,贵为赵王的刘彭祖,会直接佯扮成仆人去接待!

?6?9?6?9一边阿谀奉承,一边莽足了劲儿钓鱼执法,旁敲侧击的和这些官员聊长安朝堂,东宫太后,更甚直接就是当朝天子的不好。

?6?9?6?9一旦有人上当,附和着吐槽两句‘谁说不是呢?’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