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修养(1 / 2)

绝顶小太监 金色闪电 2940 字 1个月前

两日后,叶诚在巡抚衙门开堂审理赵鹤鸣的案子。

“威~武~”

随着衙役们手握杀威棒,口喊威武。

叶诚身穿官服、头戴乌纱帽,坐在“明镜高悬”匾额之下。

“将涉案的人犯全部都带上来。”

叶诚拍了一下惊堂木,衙役们将此案的一干人等全部带上了大堂。

堂上有十几名人犯,无一不是曾经手握一方大权的官员。

除了他们外,大牢内还有一干涉及本案的官员,不过都是一些小鱼小虾而已,所以并没有被押上来。

这些曾经的朝廷大员如今成为阶下囚,各个惶恐不安,满头大汗。

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招了,但是有些人还死鸭子嘴硬,不肯招。

所以叶诚今日当众审理此案,并且早先在报纸上刊登这件事,容许百姓们来衙门进行旁听。

因为本案涉及面太广,所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越江省的很多士绅都来旁听,连南海王也过来凑热闹。

衙门口的人群乌泱泱的一片,人山人海。

“今日本府重新审理二十年前赵鹤鸣与秦氏通奸一案。当年因为赵鹤鸣被蒙冤,所以他才落草为寇,化名于登奎,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海盗。几日前,赵鹤鸣找到本府,想要翻案。如果翻案成功,赵鹤鸣愿意归降朝廷。所以本府不得不重新审理这个案子。经过本府查阅,此案的疑点颇多,现公开审理。”叶诚道。

“好!”

围观的百姓们纷纷拍手叫好。

其实,这个案子,越江省的百姓们已经耳熟能详了。

因为赵鹤鸣二十中考中了越江省会试的头名,大家又称他为赵解元。

而赵鹤鸣在会阳府当地又颇有清誉,与很多士人私交很好。

当年赵鹤鸣蒙冤入狱后,很多士人为赵鹤鸣奔走,为他鸣冤,动静闹得很大,在整个江南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再加上后来赵鹤鸣被江湖侠客劫法场救走,传闻之中,成为了一字旗的首领,也为赵鹤鸣带来了一定的知名度。

所以越江本地百姓,上了年纪的基本都知道。

“草民赵鹤鸣拜见大人。”

这时,赵鹤鸣被衙役带了过来,他跪在堂下,向叶诚进行行礼。

两天前,赵鹤鸣已经投案自首了,叶诚将他关在了巡抚大牢内,为的便是今天重新审理此案。

众人看到赵鹤鸣后,瞬间沸腾了,大堂内一片嘈杂。

啪!

叶诚又拍了一下惊堂木,说道:“肃静!”

大堂内方才安静了许多。

叶诚转过头,看向了一名人犯,说道:“何东升,当年你是会阳府禹会县的县令,此案可是你经手的?”

“此案确实是我经手的,大人,这赵鹤鸣与秦氏通奸乃是事实,谋杀秦氏丈夫也是事实,根本没有冤案。”何东升急忙说道。

“呵呵,好一个事实。秦氏当年在狱中咬舌自尽,现在一个当事人已经没了,你自然一口咬定这件事。但是此案有重大疑点,卷宗上说秦氏丈夫是死于砒霜,你可还记得?”叶诚道。

“是的。秦氏丈夫绝对是死于砒霜。”何东升点了点头。

“仵作,你说呢。”叶诚目光一沉,又看向了另一个人犯。

“大人,饶命啊。”仵作痛哭流涕。

“仵作,我且问你,死于砒霜,死者会是什么死状?”叶诚问道。

“若是死于砒霜,死者会七窍流血,肠穿肚烂而死,死状狰狞,而且其毒渗入骨髓,弥久不散。”仵作道。

“当年那死者的死状可是你亲手记录的,死者口吐白沫,双眼怒瞪,心脏处的肌肤上有瘀青。这和你说的死于砒霜可是完全不一样。”

叶诚拿起卷宗,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卷宗上白纸黑字,仵作也抵赖不了。

“大人,是袁逵袁捕头给了我二十两银子,让我说是死于砒霜。其实,我是不想收的,可是袁逵逼着我收,说这是何老爷的事情。人家是县令老爷,我哪里敢不答应。”仵作道。

一个身材魁梧、满脸虬髯的中年人怒斥道:“林老实,你不要血口喷人,不要胡说八道。”

“我没有胡说八道,当年就是你威胁我作伪证。说何东升看赵举人很不爽。因为当年修缮永定桥一事,县太爷与赵鹤鸣结怨成仇了。我自知心中有愧,所以卷宗上关于死者的死状记录,我都没有改掉。我就希望有一天,如果有人翻案,看到这个记录,一定会认为这个案子有疑点。”仵作嚎啕大哭。

“胡说,怎么会有这种事情?”虬髯大汉喝道。

目光却躲闪了起来,显然很心虚。

“好啊,何东升,我一直都想不通,你为什么要冤枉我,原来是修缮永定桥这件事,你记恨我。”赵鹤鸣怒喝道。

“这永定桥是怎么回事?”叶诚问道。

赵鹤鸣向叶诚解释说:“大人,那案子发生的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