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倒下的小皮特首相(2 / 3)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5173 字 1个月前

酒走私案背后的真正主谋竟然是政-府内阁的小威廉·皮特首相本人。

这一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在政坛和社会各界引发了轩然大波。原本看似已经解决的问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公众的关注度也从最初的走私商品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政治腐败问题。随着事态的发展,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接下来的事态进展上。

举报者求助《观察家报》倒也罢了,显然是《泰晤士报》的老板承受了太多的政治压力,不敢继续发表这类匿名文章。

而《观察家报》,这家始终站在议会反对派前沿、由福克斯伯爵暗中支持的报纸,正渴望着一个翻身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大波的新闻红利。在《泰晤士报》因外部压力而退缩之时,《观察家报》抓住机会,发布了这封署名为“正义警官”的匿名举报信。

只是后一句的指控,则犹如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不已。小威廉·皮特首相,作为英国内阁政-府的核心人物,竟然被指控为走私案的主谋。

信中指出,有证据显示,已经服毒自尽的走私犯莫雷尔在过去数年间,向唐宁街10号的首相官邸提供了成千上万瓶所谓的“廉价”法国高档红酒,这些红酒都是通过莫雷尔私人渠道非法流入英国市场的。

提及小皮特的酗酒习惯,故事要追溯到他15岁那年。据说,一位法国医生曾为年轻的皮特,开具了一份治疗肺病的药方,建议他常饮法国产的红葡萄酒以缓解病情。

出于对健康的追求,小皮特开始饮用葡萄酒,并逐渐养成了终生嗜酒的习惯。然而,正是这个习惯最终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长期酗酒导致了他的肝和胃出现了病变。

在这封举报信的结尾,“正义警官”宣布将在一周内继续揭露更多卷入红酒走私案的政界高层人士,这让公众充满了期待与紧张感。人们翘首以待,急于知道接下来还会有哪些政界名人被曝光。

整个国家似乎都在屏息凝神地等待着下一轮风暴的到来。

数天后,这名举报者便附上了所有渎职者与包庇者的详尽证据,在《观察家报》上详细列出了过去36个月首相官邸输入走私红酒的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交接单据的签字人。

这些详细的证据让人们更加确信举报信的真实性,也让小威廉·皮特首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等到11月25日,《观察家报》这一期报道一经发布,原本议会上院与下院即将联手扑灭的那场政治风暴再度熊熊燃烧起来,并且愈演愈烈,烧得整个内阁政-府一阵毛焦火辣。唐宁街10号笼罩在悲观情绪的阴霾之下,小威廉·皮特首相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的政治生涯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11月底的上午,小威廉·皮特首相不得不硬着头皮前往议会下院,接受反对党领袖福克斯伯爵发起的一轮又一轮质询。

在那个紧张而充满敌意的议会大厅里,气氛异常凝重。福克斯伯爵毫不留情地对皮特首相发起攻击,他拿出几份《观察家报》的报道公然展示,并宣读给在场所有人听,还不时微笑着向对面脸色苍白、浑身发颤的首相阁下发问,质疑其是否属实。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小威廉·皮特的心,让他在议会中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坐在“被告席”上的皮特面对下院议员们长达3个多小时的盘问和指责,感到身心俱疲。

尽管他努力为自己辩解,试图澄清事实,但在铁证如山和反对党的猛烈攻势面前,他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终于,在漫长的3个小时后,他等到了下院议长宣布“休息30分钟”的声音,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起身离开。

当他走出下院大门时,本能地回头望了一眼,惊讶地发现多位内阁成员依然稳坐于席位上,没有一人想要跟随上来。显然,内阁成员们正考虑与反对党妥协,准备抛弃已经暴露在外且难以自保的内阁首席大臣。

这一刻,英国首相心中涌起一阵悲凉之感,意识到自己的政治地位已摇摇欲坠,曾经拥有的权力和威望如今已荡然无存。

从每天清晨曙光初现时分,伦敦威斯敏斯特宫白厅旁便已被无数抗议市民所占据。在清冷的晨风中,这些普通市民们一个接一个地手挽着手,在街道两侧整齐排列,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

他们集体保持着沉默,没有高声呼喊,也没有激烈的口号,却以这种无声的抗议方式,向威斯敏斯特宫内的议员们传递着坚定而明确的诉求,试图给那些握有权力的人施加巨大的压力,强烈要求议会上下两院能够严惩那些出卖国家利益、损害公众权益的贪污腐败分子。

此时,刚刚从议会会议中走出的小威廉·皮特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愤懑。曾经那个自信且威严的面容,如今被焦虑和憔悴所掩盖。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慌乱,步伐也不再稳健,每一步都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

他心中的怒火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既对楼下这些抗议民众感到愤怒,又隐隐有些心虚。对于一位长期处于权力巅峰的人来说,这样的场面无疑是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