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海域,并协助他们登陆。
否则,一旦他违背了来自最高统帅安德鲁下达的军令,即便是毫不费力地拿下了好望角,他也可能会面临海军宪兵的逮捕,并被送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
基于此,指挥官布鲁诺·让苏尔选择了谨慎行事。
在看到法国的联络舰打出了白旗,并缓缓驶入视线范围内时,防守好望角要塞的英军卫戍司令詹姆斯·克拉皮森准将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那一刻,英国人深刻地意识到,眼前这支实力雄厚的法国分舰队,并无进攻好望角的意图。这对于兵力相对薄弱、正处于紧张戒备状态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宽慰。
此时,好望角锚地里停泊着的不过是3艘巡航舰与炮艇,它们在船体吨位和火炮数量上,都远远不及停泊在外海的法国分舰队。
而在半年前,以三级战列舰“贝勒罗丰号”为首的支援舰队被紧急调回英国本土,参与防范安德鲁法国可能发动的对英国本土的入侵行动,或许此时的驻好望角锚地的英国舰队,还会选择主动出击,试图以弱胜强,抵御法国舰队的潜在威胁。
一个小时后,有着浓厚贵族气质的法国分舰队司令布鲁诺·让苏尔,通过精心措辞的书信,再次向英军指挥官詹姆斯·克拉皮森准将传达了他的诚挚与敬意。
在这封信中,让苏尔不仅重申了法国舰队到访的和平目的,还表达了对英军友好态度的感激之情。他提到,法国船员们在远离故土的漫长航行中,能够得到英军的协助与理解,实在是莫大的荣幸。
英军指挥官克拉皮森准将在收到信件后,深感欣慰。他随即下令,允许当地的荷兰商人与法国舰队进行接触,并按照法国舰队的需求提供必要的补给。
在补给工作进行的同时,英法双方的指挥官还在好望角海面的一艘商船的甲板上,举行了一场简短而友好的会面。
期间,詹姆斯·克拉皮森准将赠予了布鲁诺·让苏尔一件特别的礼物,这是他在巡视荷兰守军仓库时偶然发现的一小块狗头金。这块金子虽然不大,价值为40英镑(折合约有一干法郎左右)。
而作为回礼,布鲁诺·让苏尔则赠送给詹姆斯·克拉皮森一套卢森堡钢铁联合体出品的,一套高档不锈钢餐具。
这套餐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永不生锈”的特性,在英国上层社会享有极高的声誉,很快就成为伦敦贵妇与名媛们的珍爱之物。其价值在英国本土远超500英镑,折合1.3万法郎,足见让苏尔的诚意与慷慨。
这次礼物的交换,加深了双方指挥官之间的个人情谊。尽管英法两国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紧张的敌对状态,但在好望角的这一刻,海面上弥漫的却是一种难得的和平与友好氛围,仿佛战争与仇恨都被这片蔚蓝的大海暂时隔绝。
12小时之后,补给充足的印度分舰队在晚霞中缓缓驶离了好望角的外海,继续向东进发,朝着遥远而神秘的印度次大陆航行。
就在英法海军将领之间相互表达敬意,互赠礼物,气氛融洽之际,作为印度先遣队指挥官的德凯恩,却在一旁冷眼旁观。
他出身于中央高原的一户牧民,属于共和国铁杆拥护者,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努力,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因此,对于那些出身贵族、满身娇柔做派的军官,他向来抱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
在德凯恩的眼中,布鲁诺·让苏尔虽然身为旧时贵族,但在与詹姆斯·克拉皮森准将的交往中,似乎过于注重形式与礼节,一举一动都透露出刻意营造的优雅与高贵,这让牧羊人的后代感到不适。
“真正的勇士,应该是在战场上用鲜血和汗水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在这里虚与委蛇,玩弄这些无聊的礼仪。”德凯恩心中暗想,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屑。
但无论如何,德凯恩都深知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他必须带领印度先遣队,安全抵达目的地,并完成既定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勇气与担当。而至于那些贵族们的做派与礼节,就让它们随风而去吧。
……
等到迈索尔王国灭亡之后,一些不愿意灰溜溜回国的法国雇佣兵,开始活跃于印度北部的马拉塔族土邦王公的宫廷里。在法国教官的支持与怂恿下,这些土邦王公的备战活动表现的咄咄逼人。
因此,为了巩固英国在印度的霸权地位,韦尔斯利总督派出特使进行了加倍的努力。他还做出决定,如果土邦王公辛迪亚不把他在南方的军队撤回到自己的领土,就出兵攻打他。
对此,辛马拉塔族土邦王公的态度表现的十分诚恳,不仅信誓旦旦的说明会立刻撤军,还大肆贿赂了总督特使,丝毫不给予英国人发飙的机会。
事实上,辛迪亚王公已经知道,他的邦国即将得到法国的武力支援。因为一支数干人的法国援军已在前往印度的路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