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葫芦寻尸(1 / 3)

“是他亲口说的,不拉他做替死鬼,我如何投胎!”

翻腾水雾中,水鬼嘶吼连连。

水鬼不找替死鬼没法投胎。

这其实完全是以讹传讹。

之所以水鬼要寻替死鬼,是因为水鬼大都是横死、枉死。

即便是投水自尽,也必然是带着怨气。

怨气趋势下,水鬼便会觉得凭什么它们要忍受日日浸泡在水中的痛楚。

这就像现实生活中,看不得亲朋好友发达、出息一样。

一来二去,它们被怨念蒙蔽,认为只要找到替死鬼,便能脱离苦海。

久而久之,水鬼找替死鬼,也就陷入了死循环。

其实上天有好生之德,岂会让水鬼找替死鬼。

水鬼升城隍的故事,简单来说是水鬼心善感动上天。

往深处说,其实就是水鬼摆脱怨念魔障。

只是这些,和算命天机不可泄露一样。

一旦说破,也就没了效用。

非得水鬼幡然悔悟。

“我没答应过,我那就是脾气上来,随口一说。”

“几条鱼要我做替死鬼,天底下哪有这种交易!”

不用我开口,谢叔忍不住破口嚷嚷起来。

祸从口出。

随口一句话,有时候就会惹来生命危险。

一点也不开玩笑。

“最后给你一次机会,放过谢叔,我们替你打捞尸身入土为安。”

“你若不答应,太阳一出便叫你就此消散。”

“不!是他答应的!是他答应的!”

水雾翻腾的更加厉害,雾气中那只水鬼也显出了原形。

腐烂胀开的脸庞、不停往外渗水。

“指地为牢、急急如律令!”

我没继续浪费口舌,一掐手印、口念法咒。

偷偷藏在柳纸下的五帝钱,瞬间爆发阳气。

形成囚笼,将水鬼困在其中。

破晓时分,太阳升起。

随着一声惨叫,水鬼消散无形。

只剩下一堆湿漉漉的柳枝。

“许仙,这…这算是完事了?”

“以后这水鬼是不是不会缠着我了?”

“那这么容易,谢叔你钓了这么多鱼,算起来是你欠了这只水鬼。”

一听还没彻底摆平,已经提心吊胆一整晚的谢叔。

再也忍不住,一个踉跄跌坐在了地上。

我没搭理谢叔,只是从八卦袋里拿出早准备的葫芦。

葫芦上沾了一些水鬼留下的水渍。

念了几遍法咒,便将葫芦轻轻抛入了水库。

葫芦寻尸。

这是专门用来寻找溺水者的一种风水秘术。

葫芦抛入水中,随着水波一上一下浮浮沉沉。

看似是在水波推动下漂浮。

其实若是仔细看的话,便会惊讶发现,葫芦并非一直随波逐流。

它时而逆流而漂、时而随波而漂。

看似毫无规律的漂来漂去,实际上更像是在寻找某一方位。

我用露营探照灯,一直照着葫芦。

目不转睛盯着。

大概四五分钟后,葫芦漂到水库东南方一处山坳,便不再四处漂动。

而是停在了一片水草上,开始缓缓滴溜溜旋转起来。

任由风吹波推,也不再移动分毫。

“尸体就沉在此处?”

这葫芦寻尸,我也是第一次施展。

为求万无一失,我又仔细看了那片水域、看了周围环境。

重重论证后,方才彻底下了定论。

知晓沉尸地点,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让尸体浮出水面。

溺水而亡的人,一般过几天尸体大都会自行浮出水面。

但凡是总有例外,比如被水草缠住、卡在水底、甚至是被凶手以重物坠住。

这种情况下,尸体便不会自行付出水面。

往往就需要人为打捞。

我从八卦袋里拿出三炷香、一对白蜡烛、一把黄纸钱一些简单贡品。

香烛点燃、贡品摆放到水边。

手持三炷香,恭恭敬敬朝着漂在水中不在移动的葫芦鞠了三个躬。

“葫芦葫芦、立水中央、遁水而入,光耀四方,接尸引渡,诸邪避让。”

我一边念动法咒,一边拿起黄纸钱,扬手朝着水面撒去。

纸钱、贡品、香烛其实并非是供给沉尸于此处的死者,而是供给水中诸多生灵。

有点先礼后兵,买路钱的意思。

风一吹,黄纸钱飘飘忽忽雪花一般落到水面。

停在水面滴溜溜转个不停地葫芦。

也旋转的更加急切起来。

最终嗖一下,整个没入水中,不见了踪影。

葫芦是空的,也没破损,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