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1 / 2)

向华月梁月 佚名 2845 字 23天前

太和殿外,文武百官早已在一条由汉白玉铺就的御道,直通太和殿的丹陛下面整齐排列,身着朝服,手持笏板,神色庄重。

御道两旁,摆满了象征皇权的仪仗,龙旗飘扬,华盖如云。

华贵的凤辇随着鼓吹乐声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时,太和殿外喜乐奏响的同时又极其庄严肃穆,反差对比之下,伴随鼓乐声的只有微风拂过旗帜的猎猎声。

凤辇在御道上落下,李彧安由平安搀扶沿着御道,一步一步,缓缓走向太和殿。

修长的身影坚定而从容,身姿挺拔,宛如一棵苍松,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

终于,李彧安登上了丹陛,来到了太和殿的殿门前。

梁崇月早已端坐在龙椅之上,瞧着盖着红盖头的李彧安,这是她的大婚,先前还未见过李彧安身着凤袍时的装束,难免有些欣喜和好奇。

梁崇月从龙椅上起身,随手整理了一下龙袍,大步朝着李彧安站着的位置走去,伸手牵起李彧安的手,站在太和殿前,听着小李子清了清嗓子,摊开礼部早就准备好的贺词,扬声祝贺道:

“恭贺陛下喜结良缘,今日花烛高照,龙凤呈祥。愿陛下与君后殿下琴瑟和鸣,百年好合,携手共谱皇家盛世华章,江山永固,福泽绵延。”

“吉时已至,恭祝吾皇大婚之喜。今陛下与君后喜结连理,真乃天作之合。愿二位如比翼鸟,岁岁相伴;似连理枝,世世相依。祈愿国祚永昌,天下太平。”

小李子读到一半看见那句“祝愿陛下子嗣昌盛”,没想到李尚书那个顽固还是将这句话给加上了,他直接略过,只当是没看见,别在大好的日子里惹陛下不快。

小李子扬声祝贺后,底下跪着的大臣们也跟着道:

“臣等祝愿陛下与君后琴瑟和鸣,百年好合,江山永固,福泽绵延。”

太和殿下的百官声音嘹亮,皇城外都能听得到。

午门外的百姓们听闻此声,接连跪下,齐声道:

“臣等祝愿陛下与君后琴瑟和鸣,百年好合,江山永固,福泽绵延。”

百姓们祝福的声音传出去很远很远,梁崇月牵着李彧安的手拜了天地祖宗,给母后敬茶前,还在渣爹的牌位下磕了三个头。

终于等到一切流程走完,梁崇月感觉到被李彧安牵着的手温热下有细微的手汗,笑着在他的手背上拍了拍。

“送君后回坤宁宫。”

李彧安该走的流程走完了,梁崇月的却还没有,祭祀祖宗之事,李彧安还不够格陪在她左右。

从前的她作为太女都不够资格踏入这片祖庙之地,如今她是大夏的新主,从前所有规矩都要依着她改变。

祖庙之地就连看守的太监都有极深的内力,只是站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并未有所移动,梁崇月都察觉到了,想必武功之高强。

祖庙之地守卫的宫人见到陛下到来一齐跪下,梁崇月上一次踏足此地还是在她的继位大典上。

前二十年都没踏足过的地方,现在一个月来两次。

好在渣爹有先见之明,在皇宫里修建了祖庙,虽不大,里面供奉着几位神仙老祖,祭祖之事,便不用再跑到大相国寺了。

祭台上香烟袅袅,梁崇月神色庄重,缓缓步行到祭案前,拿过早就准备好的香,点燃后瞧着顶端红色的火焰烧了一会儿后吹灭。

香烟飘散,梁崇月微微俯身,将香插入香炉,而后跪地,声音清越,字字叩击天地:

“列祖列宗在上,今日儿臣大婚,得以与良人携手。往昔,儿臣承继大统,临朝理政,尝尽艰难险阻,不敢有丝毫懈怠。

幸得祖宗庇佑,臣一路披荆斩棘,守江山社稷,保百姓安康。今儿臣大婚,不仅是为儿女情长,更是为皇家绵延血脉,为江山添稳固基石 。”

“儿臣定当与君同心,不负家国,让四海升平,万邦来朝。愿祖宗英灵,护佑我朝千秋万代,昌盛繁荣;护佑子民安居乐业,福泽深厚。儿臣定当殚精竭虑,以报祖宗恩泽,以彰我朝之威。”

梁崇月言罢,祖庙内一片寂静,只有还在不断向上飘散的香烟,回应着她刚说完的那一番誓言。

梁崇月朝着摆放着先祖牌位的祭台磕了三个头后,微微转动身体,朝着渣爹的牌位磕了三个头。

“父皇,您放心,儿臣定然不辜负父王期望,大夏只会越来越好。”

说罢,梁崇月起身离开了祖庙。

祖庙之地建在密林之中,闲杂人等概不能靠近,所以尤为清净。

“陛下,宫宴已经备好了,陛下该移步太和殿了。”

小李子在一旁小声提醒道,平安今日被梁崇月送到李彧安那了,满宫里头最了解和熟悉各种宫规流程的就只有小李子了。

“走吧。”

从祖庙之地出来,梁崇月身上还带着祭祖时所用的香的味道。

一路上,宫殿飞檐上的瑞兽在内务府的装点之下充满生机,像是要活过来了一样,它们默默注视着这盛大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