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代枭雄(1 / 2)

一个小时后,一辆敞篷吉普车停在了司令部门口。

听到汽车发动机声,彭家福带着郝建迎了出去。

一个四十多岁,穿着白衬衫蓝裤子的人在警卫员的陪同下下了车。

“这就是我哥彭家生了!大哥,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燕京知青郝建!”

“哦!你好你好!想不到小伙子这么年轻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彭家生操着一口标准的滇省普通话笑呵呵的伸出了手。

“彭司令,你好你好!”郝建忙伸手跟他握了握。

彭家声个头不高,略显清瘦,两条短而粗的八字眉十分抢眼。

没想到一代枭雄、号称果邦王的人竟然长相这么普通。

“哎,别叫什么司令,我更喜欢别人叫我县长!家福,上次小郝说的那些武器弹药送过来了?”

“送过来了,在这里!”

来到暂时存放武器的仓库里,最抢眼的就是两挺配着三脚架的54高机。

枪身重33千克,枪架55千克,使用12.7mm的子弹,一发就可以把人拦腰打成两截!

两挺这玩意形成交叉火力甚至可以抵挡住一个营敌人的进攻!

虽然有使用过的痕迹,但是保养得很好,整个枪身乌油油的散发出一股子枪油的味道。

再看看那二十挺zb26也都是八九成新,以及一箱箱金灿灿的子弹、木柄手榴弹和医疗用品,彭家生的眼中闪过一丝喜悦。

彭家生的一生很传奇,祖上是华国蜀省人,逃难到了果邦后靠着纸扎手艺在果邦做大做强,成了果邦数一数二的大户。

但是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却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偌大的家业也被败得差不多光了。

长大成人后的彭家生先是参加了“进修班”,后来跟着杨司令对抗政府军。

虽然一开始声势浩大,但是由于内部心不齐,有人投靠了政府军,致使武装被慢慢分化蚕食,最终解散。

彭家生也离开了军队,赋闲在家里。

北缅政府军进驻果邦后,社会混乱,匪盗横行,加之实行大民族主义,歧视果族人。

三年前彭家生举起反政府军的大旗,成立了“果邦人民革命军”,带着30多个人十几条枪开始上山打游击对抗政府军。

由于政府军入果时收缴了境内的枪支,缺枪少弹的彭家生一直没能发展壮大,三年的时间也手下也只有二百来号人,还经常被政府军以及亲政府军的几个军阀围剿。

现在终于有了一块立足之地,实在不容易。

打仗,要人要枪,说白了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钱!

有了钱才能养得起兵,买得到好军火!

别看郝建这次送来的只有二十二挺机枪,这就足以让彭家生手下的战斗力提高一个档次了。

最难得的是郝建竟然主动要求用翡翠原石来交换!

说话间,几辆破旧的卡车轰鸣着开了过来,车斗里装着大小不同的石头。

彭家生说道:“郝老弟,这是你要的原石。我也不懂这些东西的好坏,让人多准备了十吨,你看看符合你的要求吗?”

郝建哈哈一笑:“我也不懂这些,让我看我也看不出好坏来,就不用麻烦了!”

这次送来的武器弹药大概花了郝建五万多块钱,但是却能给他换回一百多吨的原石。

只要能开出几块上好的翡翠就回本了。

“郝老弟,这么多石头你怎么带回去?我们只能帮你送到边境线附近,其他的也是爱莫能助了。”

郝建说道:“送到边境就行了,其他的我自己想办法。”

这玩意密度大概3.3,一立方米的石头就有三吨多重,一百多吨,其实也没有多少,放在空间里根本占不了多少地方。

饭桌上,彭家生和郝建把酒言欢。

从两边的风土人情到果邦目前的状况,甚至是国际上的问题,彭家生发现郝建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见解!

甚至让他有了一种错觉,郝建是站在一个更高处俯视着这个世界,很多问题的本质都能被他三两句话说得明白又透彻!

这人,绝对是个高人啊!

彭家生也试图用言语试探一下郝建的身世来历,但是都没能探出一点有用的东西。

郝建一口咬定:自己就是个普通知青!

普通知青……哪儿有知青贩卖高射机枪的?

“听家福说,郝老弟还能搞到粮食?”

“这个很简单,要多少有多少。各种肉罐头也没问题!”

彭家生竖起大拇指:“老弟果然是神通广大啊!那下次能不能帮我们带一些过来?”

“十吨大米、一千个罐头吧,太多了我也不好带!”

“好!老弟真是个痛快人!你说个价格吧,总不好再用原石跟你换。”

郝建搓了搓下巴:“彭大哥能不能帮我搞辆摩托车,再搞个北缅的身份?”

“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