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地宫隐事(1 / 2)

寒玉床升腾的冷雾中,狄仁杰将三根银针精准刺入慕容雪百会、膻中、气海三穴。

药王谷秘制的续命丹在慕容雪口中化开,她颈间朱雀胎记突然泛起血光,二十八星宿图在寒玉床上逐一亮起。

“狄大人小心!”

卫瑛挥剑斩落扑来的尸甲虫,玄冰锁链缠住慕容言右腿,“寒玉床在激发她的血脉记忆!”

狄仁杰瞥见慕容雪右肩的凤凰纹身正在蜕变,金红翎羽顺着锁骨蔓延。

他猛然想起十三年前平阳公主案卷中的记载——公主右肩刺青遇热显形,正是李唐皇室特有的“浴火涅盘图”。

“原来平阳公主当年用粟特易容术假死脱身!”

狄仁杰用朱雀令划破掌心,将鲜血滴在寒玉床的星宿凹槽里。

床底传来齿轮转动的声响,暗格里升起个鎏金药箱,箱中羊皮卷写着番汉对照的《祭司医典》。

慕容言突然发出厉啸,链子索刀劈碎三盏青铜灯。

飞溅的灯油点燃帷幔,火舌瞬间吞没了半间密室。

“我的好妹妹,”

他在火光中狞笑,“你以为父亲当真不知母亲身份?当年送你去药王谷学医,就是要用你的圣女血解开地宫封印!”

狄仁杰心头剧震。

他快速翻阅医典,果然在末页看到用至亲之血激活圣物的记载。慕容雪此刻七窍渗血,正是血脉之力反噬的征兆。

“卫瑛,坎水位!”

狄仁杰将龟甲铜镜抛向道袍青年。卫瑛会意,玄冰锁链缠住铜镜甩向火海,镜面折射的月光恰好照在慕容言胸口。

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慕容言怀中的半块虎符突然发烫,皮肤下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突厥文字。狄仁杰瞳孔收缩:“你与番邦可汗有约!七月十五月食之夜,朔州守军换防之时......”

话音未落,整座寒玉床突然裂开。

慕容雪坠入床底暗室前,将染血的朱雀令塞进狄仁杰手中。令牌背面赫然刻着长安城地下暗渠的微缩图,三百六十个红点竟全数集中在武三思新修的府邸之下。

“三年前失踪的霹雳火......”

狄仁杰终于明白裴炎绝笔信中"朱雀投江"的含义——当年从灞桥运出的火药,全被改道埋在了武家宅基之下!

慕容言趁机甩出九枚透骨钉:“狄仁杰,你永远来不及了!今夜子时,洛水祭坛的烟花就是信号......”

他突然僵住,低头看着穿透胸口的番邦弯刀。

密室外传来武三思的狂笑:“多谢慕容公子替本王背下这谋逆罪名。”

三百禁军破墙而入,弩箭齐发射向地宫众人。狄仁杰抱起昏迷的慕容雪滚入暗室,听见头顶传来慕容言最后的嘶吼:“武三思!你说好要助我慕容氏光复......”

暗室机关启动的刹那,狄仁杰看见武三思手中握着另外半块虎符。两块虎符拼合处的鎏金纹路,分明是女皇登基时铸造的"天授通宝"钱币图案。

寒玉床底涌出的地下水浸透了狄仁杰的官靴,怀中慕容雪的体温正在急速下降。他借着朱雀令的微光看清暗室全貌——三丈见方的石室里堆满刻着"将作监"字样的火药桶,桶身上还残留着灞桥渡口的朱漆封印。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悬魂梯。"狄仁杰摸着石壁上潮湿的苔藓,指尖传来细微的震动。头顶隐约传来禁军搜查的脚步声,而更深处的水流声里混杂着突厥骑兵特有的马铃响动。

慕容雪突然抽搐,肩头凤凰纹身泛起诡异的蓝光。狄仁杰急忙翻开《祭司医典》,泛黄的纸页上浮现出血色图谱——圣女血脉觉醒需以七星续命灯为引,佐以昭武九姓圣坛的月光泉水。

“来不及了......”

狄仁杰目光扫过暗室东南角的青铜水漏,子时将至。他扯下官袍内衬,就着微光助慕容雪治疗,暗金色的血液滴在火药桶上竟腐蚀出缕缕青烟。

石壁突然裂开缝隙,卫瑛挟着寒气滚入暗室,道袍上结满冰晶:“暗道连着洛水冰窖,武三思在太初宫地底埋了......”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淹没了后半句话。整座地宫剧烈摇晃,头顶传来梁柱断裂的巨响。

地宫崩塌的轰鸣声中,狄仁杰的手指划过青铜水漏的刻痕。

子时将至,月光正透过冰层裂隙渗入暗室,在慕容雪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

“坎七兑三,月照天枢!”

卫瑛突然挥动玄冰锁链,锁链尖端凝结的冰晶将月光折射成七道银线。狄仁杰瞬间会意,三根银针挟着冰晶刺入慕容雪天池、灵墟、神封三穴,暗室地面竟浮现出北斗七星的光斑。

慕容雪肩头的凤凰纹身突然展开双翼,金红流光顺着星图游走。

狄仁杰抓起染血的朱雀令按在她手心,令牌背面暗渠图上的红点突然漂浮空中,与头顶渗水的裂缝组成完整的长安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