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蒙冤受屈(2 / 3)

武三思又道:“你先放出风声,说狄仁杰在调查过程中收受贿赂,故意偏袒一方。”

阿福领命而去。

京城中很快就流传起了狄仁杰收受贿赂的谣言,百姓们议论纷纷。

狄仁杰等人听到这些谣言,心中愤怒不已。

“这定是武三思的阴谋。”慕容雪说道。

狄仁杰神色凝重:“他们这是想先坏我名声,让陛下不再信任我。”

而此时,武三思又让阿福伪造了一些证据,污蔑狄仁杰与盗窃军粮的贼人有勾结。

阿福将这些伪造的证据悄悄送到了一些官员手中,那些官员在朝堂上纷纷弹劾狄仁杰。

武则天听闻此事,心中对狄仁杰产生了怀疑。

“狄仁杰一向清正廉洁,怎会做出如此之事?”武则天说道。

武三思趁机进谗言:“陛下,人心难测,狄仁杰或许被权力蒙蔽了双眼。”

武则天道:“此事需彻查清楚。”

狄仁杰等人深知局势危急,若不能尽快面圣,澄清事实,后果不堪设想。

“大人,我们必须想办法见到陛下。”卫瑛说道。

狄仁杰沉思片刻:“我们从宫中的一些旧友入手,或许他们能帮我们传递消息。”

经过一番努力,狄仁杰终于联系上了一位宫中的太监,拜托他向武则天说明真相。

武则天得知后,决定单独召见狄仁杰。

狄仁杰入宫面圣,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道来,并指出那些证据皆是伪造。

武则天半信半疑:“若真是如此,那这背后之人定要严惩。”

狄仁杰道:“陛下,此事皆因武三思而起,他贪污军粮,害怕被臣查出,故而百般陷害。”

武则天道:“朕自会查明真相。”

然而,武三思并未罢休,他再次指使阿福在暗中搞鬼,试图破坏狄仁杰的计划。

阿福买通了一些证人,让他们在武则天面前作伪证。

武则天在宫中听闻了各方对狄仁杰的指控,心中疑惑不定。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压抑。

武三思得意洋洋,认定此次狄仁杰在劫难逃。来俊臣更是添油加醋,将狄仁杰的所谓罪行说得绘声绘色。

就在这时,张柬之挺身而出,拱手道:“陛下,臣以为狄仁杰大人断不会做出此等卑劣之事。狄仁杰大人一生清正廉明,为朝廷尽心尽力,此次定是被奸人所陷害。”

紧接着,姚崇也站出来说道:“陛下,狄仁杰忠肝义胆,一心为国,定是遭人诬陷,还望陛下明察。”

桓彦范亦拱手道:“陛下,狄仁杰过往功绩卓著,若就此定罪,实乃朝廷之损失,恳请陛下详查。”

武则天微微皱眉,未置可否。

来俊臣冷笑道:“哼,你们不过是与狄仁杰一伙,自然为他说话。”

敬晖怒视来俊臣:“来俊臣,你这等奸臣,平日里诬陷忠良,如今又想加害狄仁杰大人,天理难容!”

武则天喝道:“都给朕住口!”

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

此时,武则天身边的奸臣杨再思趁机进言:“陛下,狄仁杰此次涉案重大,不可轻信他人之言,当慎重处置。”

张柬之再次说道:“陛下,还望明察。狄仁杰大人调查边塞军粮失窃一案,本就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若因此遭人诬陷,岂不是让真正的贼人逍遥法外?”

武三思反驳道:“张柬之,你莫要偏袒狄仁杰。证据确凿,岂容你在此巧言令色。”

张柬之毫不退缩:“武三思,你居心叵测,设计陷害狄仁杰大人,无非是怕自己的罪行被揭露。”

双方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武则天面色阴沉,心中权衡利弊。

这时,袁恕己也站出来说道:“陛下,狄仁杰大人忠心耿耿,若真有罪,也应彻查清楚,不可轻易定罪。”

来俊臣恶狠狠地说道:“你们如此维护狄仁杰,莫非也参与了他的阴谋?”

大臣们齐声喝道:“来俊臣,休要血口喷人!”

武则天终于开口:“此事朕自会定夺。来人,先将狄仁杰收押,待朕查明真相。”

狄仁杰被收押入狱,张柬之等大臣心急如焚,私下里继续寻找证据,想要为狄仁杰洗刷冤屈。

而武三思等人却在暗中谋划,企图让狄仁杰永无翻身之日。

在狱中,狄仁杰神色从容,坚信真相终会大白。

张柬之等人四处奔波,探访证人,查找线索。

武三思企图陷害狄仁杰的阴谋正在朝堂上激烈交锋之时,暗影会悄然在京城的暗处活动起来。

他们见朝廷局势混乱,决定趁机浑水摸鱼。

张柬之在归家途中,遭遇一伙黑衣人的袭击。这些黑衣人行动敏捷,招式诡异,与寻常的刺客大不相同。

“尔等究竟是何人?竟敢当街行凶!”张柬之怒喝。

黑衣人默不作声,只是疯狂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