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助守赵山州(1 / 2)

那捆仙绳哗啦啦直袭余廷蛟。

岂料,余廷蛟马到,手起刀落,刀贯狂风,将代松砍于马下。

捆仙绳失了主人,再也不能逞凶,被余廷蛟收了过去,系在腰带之上。

那些莱军,见主将死了,丝毫不乱。

他们嗷嗷狂叫,要为代松报仇,向余廷蛟飞扑而来。

余廷蛟大刀如轮,顷刻之间,砍翻数十莱军莱将。

莱军将士,这才看着余廷蛟,面露惧色。

“杀!”公孙苍海,挥军掩杀。

漫山遍野,都是民军。

莱军再凶恶,也深惧民军。

他们见民军如此之众,猛虎一般扑来,他们收势不住,四散奔逃,被杀、摔死者不计其数。

不大一会儿,民军全歼代松一百军马,缴获军器战马近百。

公孙苍海的民军大获全胜。

然后,公孙苍海带了大军,向赵山州而来。

莱军哨探报与吉野苏。

吉野苏大惊失色,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民军埋伏,因此,不敢追赶,只得带了败军来见班井。

走到半道,班井军马已到。

吉野苏滚鞍落马,说了战况。

班井见损了猛将代松,恨恨连声,但又无可奈何,只得向大国师公孙先人上书申报。

“哎,真是气死老夫!”拂手散人接到报告,喟然长叹:“民军如此狡诈,如何可破?”

遂召集众将商议军务。

赵山州之内,四目老祖呼延朗得到报告。

“好!”他大喜过望:“有公孙苍海、余廷蛟的民军相助,我军无忧了。”

立即带军,迎出赵山州。

二军会合,呼延朗拉住公孙苍海之手,共叙朋友之情。

公孙苍海向他介绍余廷蛟等众将。

“太好了。”呼延朗拉住余廷蛟的手:“久闻金刀余廷蛟大名,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愿将军教我保守赵山州之法。”

“不敢当,不敢当。”余廷蛟逊道:“倘若将军有用末将之处,末将定当竭尽心力,以助将军——我军当以各种灵活战法,有力地对敌军造成杀伤,而不应呆板地为保存一城一地和莱军血拼。”

呼延朗点头:“如此甚好。”

遂向公孙苍海、余廷蛟等介绍了麾下猛将。

寒暄已毕,呼延朗令人:“升帐议事。”

鼓声咚咚催,战靴咔咔响,呼延朗众将列立两厢。

公孙苍海、余廷蛟等民军众将则在客位坐好。

呼延朗论道:“今莱国第三十一路军,猛攻我赵山州地界,实在可恨之极。幸有民军相助,我当出关,以一当十,击破敌人第三十一路军,为我死难弟兄报仇!”

赵山州众将齐呼:“报仇!”、“报仇!”、“报仇!”

公孙苍海站起:“不可!”

呼延朗问:“将军有何高见?”

公孙苍海论道:“敌人第三十一路元帅乃是千手老祖石原,这个千手老祖,与笑天尊等齐名,可谓武功高强、魔力无边,手下贼将,高手良将,如云似蚁,不可轻视,麾下军马,极其精良,不可小觑。因此,依公孙苍海之见,我们不妨先放弃赵山州,退进山中,定计来破石原。倘若如此,我军必不会损失军马,又会得了全功。”

呼延朗不听则已,一听勃然大怒:“公孙苍海将军乃我老友,怎么不助我守城之策,反而劝我弃城而走。是何言也?将军且与众将守城,老夫自出城,单挑石原厮杀,不死不散!”

实际上,余廷蛟之策,呼延朗根本没有听进去——还想着和莱军血拼恶战呢。

就在这时,大夏帝国皇帝王大中圣旨到。

呼延朗率众将接旨。

旨意略曰:承天奉运皇帝诏曰:朕自统兵抗击莱贼以来,大小数千战,皆以力战为主,故而,损兵折将,达千万之巨,也不曾使东莱恶魔稍退,此乃朕之罪也。今朕痛定思痛,故用民军破东莱妖魔之策,在西山城各郡山中,与东莱魔军周旋,战果颇丰,让吉翎等推进半步都难。今诏令各处军马,皆用民军游击之策,保存实力,集小胜成大胜,最终获取全胜。钦此。

呼延朗接了诏书,对宦官道:“公公且回复陛下,末将遵命就是。”

宦官叮嘱他:“莱军凶恶,现又兵多将广,不可硬拼啦。”

呼延朗拱手施礼:“诺!”

送走使者,呼延朗暗忖:“倘若老夫今日不战,岂不让人耻笑。说老夫临阵怯敌。我须想个计策,既不违了圣旨,又可大战一场,为死难弟兄报仇雪恨!”

想到此处,对公孙苍海道:“公孙苍海兄乃我老友,必能效死守住关隘,你等守住城池,老夫自提军马三千,去探虚实,也好定计破那千手老祖石原。”

众将皆劝,呼延朗只是不听。

他请公孙苍海、余廷蛟等守住城池,自提三千军马,杀出城来,单挑石原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