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牙人拿着签好的契约和四千八百两银票,就要去官府。
安小暖见状,忙喊住他:“不急,官府明天再去也行,先把你们牙行里要卖的奴仆叫出来给我们看看,我顺便买几个奴仆走。”
说完,见苏东家朝这边走来,又添了句:“你们牙行乌烟瘴气的,掌柜没有掌柜样儿,部分牙人又没有规矩。
也就得了你厚道一些,还有你们苏东家,是个明事理不护短的。
除此以外,你们牙行真是……啧啧啧,真是一言难尽啊。
算了算了,能一次性解决的事情就赶紧解决完吧,我可不想再过来一次了。”
安小暖的声音不大不小,但足够让苏东家听得一清二楚。
这不?
他都不好意思了,根本没脸再过来跟安小暖说话,只能立即转身,又回去找掌柜的算账。
潘牙人对安小暖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还能这样上眼药的吗?
他又忍不住朝安小暖竖起大拇指,这才道:“奴仆有不少咧,小厮跟丫鬟都有,在后院。
要不您挪步,咱们到后院去挑?”
“行啊。”
安小暖点点头,便给大宝使了个眼色。
跟着潘牙人去后院时,路过李牙人等人面前,她还用手扇了扇空气:“哎呀,乌烟瘴气的,真是乌烟瘴气的!”
李牙人:“???”
苏东家:“!!!”
潘牙人:“……”
还真别说,这个牙行里的奴仆确实不少。
安小暖母子俩到了后院刚坐下,潘牙人便把所有待卖的奴仆都叫了出来,排成长队等着安小暖挑选。
有上了年纪的,据说各方面经验丰富。
有正值壮年的,最适合干力气活儿。
还有几岁大小的,从小培养更忠心。
安小暖挑了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妇人,中年男子识字,会算术,适合做管家。
妇人慈眉善目,可以伺候刘氏。
还挑了两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和两个十四五岁的少女,毫不例外,他们都认得一些字,也都能吃苦。
六个人,一共花了一百两。
再加上辛苦费和手续金,又花了二十两。
把该给的钱都交给牙行后,过明路的事情安小暖就不管了,由潘牙人去跑。
她和大宝,则带着六个新买的奴仆离开了牙行。
李牙人看着浩浩荡荡离开的一行人,那叫一个悔啊。
——我真是瞎了眼,瞎了眼哟!
——这么大的一个金主啊,三间商铺六个奴仆啊,我怎么就给得罪了呢?
——若是没得罪人,把这金主给撬过来,那该多好啊!
——吸取教训,一定要吸取教训!
——人不可貌相啊,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客人,我绝不能像这次这样冲动了,白白便宜了老潘!
李牙人还在反省呢,满脑子都以后应该怎么识别贵客,怎么多挣辛苦费,怎么把潘牙人给压下去!
孰不知,他在牙行的职业生涯已经到头了。
不,不止他的,就连他的岳父,牙行的掌柜,也被赶出了牙行!
……
安小暖在牙行战斗了半天,也是真累了。
离开牙行后,她哪里也没有去,径直回了家。
至于新买的那些下人,他们所需的草席被褥,木桶脸盆,还有住宿上的安排,以及告诉他们家里要守什么规矩等等,安小暖都交给了刘磊落和赵大妮。
她回到家后连澡都没洗,换了身衣裳就回屋睡觉了。
等睡醒起来,家里的事情已经被安排得井井有条。
中年男子叫覃阿良,今年三十二岁,不仅认得一些字,会打算盘,还会赶马车。
中年妇人三十岁,叫童静秋,脾气温和,厨艺还不错。
这两个人,安小暖是打算先用一阵,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就把他俩送回杏花村去。
杏花村的家缺一个管家,还缺一个厨娘。
正巧,覃阿良又会赶马车。
到时候家里再买一辆马车,刘氏想出门也方便。
而童静秋呢,既能给刘氏做饭,又能陪刘氏解闷,伺候刘氏衣食起居,也还不错。
两个少年,一个叫阿大,十九岁,一个叫阿二,十七岁。
两个少女,一个叫春菱,十五岁,一个叫夏至,十四岁。
阿大阿二蛮机灵,安小暖把他们丢给刘磊落去带了,春菱和夏至,则暂时跟着赵大妮。
就是人一多吧,倒座房不够睡。
这座宅子一共就三间倒座房,赵大妮和刘磊落各占了一间,剩下的一间空着。
如今突然多了六个人,房间就得重新安排了。
这一次来宝山府啊,三丫是住在正屋的,就住安小暖隔壁。
大宝呢,因为之前就暂住在正屋,所以这次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