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乾清门外.宫掖突变.推刃及气.欲效玄武(2 / 6)

英雄吁天录 剑南生 10371 字 2个月前

去太后的慈宁宫告状诉委屈。他本来心中就有不满,此时更加愤怒,只是并未表现出来,因为在太后面前怎么可以失态!恭慈太后岂有看不出来皇帝的恼怒——试想这皇帝是这恭慈太后一手养大,对他的性情岂有不知?可是她虽贵为太后,话也不可以越制,毕竟他现在是皇上,是为一国之君,这也是摄政王不能随意为之的原因所在,他虽为摄政王也只是辅助皇上,而不是完全取代皇帝的权力,所以做事还是有所顾忌,不能随性而为,毕竟朝中还有四大顾命大臣加以钳制,不得越制!

恭慈太后叹息一声道:“这几日多查皇后偶感风寒,本来也算不得什么大病,可是太医所进汤药无用,身体日见消瘦,憔悴了许多!皇上你们本是一体,难道就不去看顾于她?”嘉庆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道:“儿臣这几日忙于批阅奏折,所以便忘却了,如果不是额娘知,儿臣当真不知。”恭慈太后见皇帝的诚恳,不似作伪,心想:是不是自己多疑了。她见此间无事,便交代皇帝抽时间去看顾看顾多查皇后,毕竟他们夫妇一体,不可以给人留下话柄。嘉庆皇帝也只有满口应常

一待恭慈太后出了养心殿,便唤袁承下来。袁承跃下横梁,便要告辞回侍卫营。忽见御案之上有皇帝写的字纸,似乎写着是:朕亦是想你了……朕便是这样的汉子……字迹之间透着情意绵绵,仿佛要诉世间万千愁苦!他的心也为之一动,心想:这嘉庆皇帝之与上官可情,一样可遇不可得,自己的情形岂不是与他一般的境遇!想那清心自是也是不得开心颜,可见世间从来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谁人可逃脱这梦魇?

他刚要离去,忽又想起适才自己在高处隐隐见这恭慈太后形容憔悴,似也染了沉疴,虽极力支撑,似乎不轻,似有厥证之险,难道太医院的太医用药如此不济,以至让这太后病症一任发展?嘉庆见袁承沉思不语,便问:“袁兄弟你想着什么?”袁承将自己心中所想了出来。嘉庆皇帝这时想想也是,确如袁承所言。袁承便提笔写了一个药方:当归三钱、白芍三钱(炒)、川芎一钱五分、党参三钱、制芎二钱、伏苓三钱、白术二钱炒、陈皮二钱、远志一钱五分、枣仁三钱(炒.研)、甘草一钱,再加引用生姜三片,以此汤药可让太后身体无恙,其实只所以有此症状,皆因太后日日无事,不免闲来无事,少有活动,以至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致,四肢逆冷,更兼目下寒,所以气血难免滞迟不畅,此厥证可分为气、血、痰、食、暑五厥证状,而太后当属气厥症状,所以当以汤药喂养,以期见效。嘉庆皇帝接过袁承写的药方,道:“朕只知道袁兄弟你武功不凡,不想于医道也如此精湛!”袁承便自己先前在昆仑派学艺时便偷偷翻看师父的医书,师父察觉也不恼,反而让自己以后光明正大去读,他时常:济世为人,乃是我辈侠义中所为!而匡扶下更是责无旁贷,因为反清复明一直是他毕生追求!

袁承完话便欲转身出宫。嘉庆皇帝似乎想到了什么事,便教他留下,因为他适才听皇额娘起多查皇后似乎也染疾在身,似乎已有时日,虽然自己对她殊无好感,可是毕竟她是皇后,自己也不能无情无义,否则岂不是为人所诟病,所以自然要去看视,如果带上袁兄弟,那岂不是更好,因为看这袁兄弟于医道甚精,似乎犹在太医院的太医之上,所以便决意带他去多查皇后的寝宫。袁承心想也好,便随皇帝一同回转坤宁宫。这坤宁宫在紫禁城交泰殿北面,属于后廷内三宫之一,是为皇后寝宫。

坤宁宫的宫女见到皇帝亲临,吓得赶紧转身欲禀告多查皇后。嘉庆皇帝不欲多事,慌忙喝止,这宫女只有驻足不前,只是神情透着惶张,口中直:“奴婢不知皇上驾到,未能远迎,当真死罪!”嘉庆不以为然,摆手让她退下,然而携袁承步入这坤宁宫之郑多查皇后正在御榻之上,面向里而卧,寝宫之中龙涎香起,将污秽气息驱散,幔帐轻拢,室内亦有暖炉,所以目下虽是隆冬数九寒却不见寒冷。她听得有沉重的脚步传来,与往常大相径庭,心下起疑,便翻转身来,却正见嘉庆皇帝走来,心中不由一惊,便欲支撑起身相迎,怎久病成疴,力不从心,啊哟一声又复跌落御榻。嘉庆皇帝见状鼻尖一酸,不禁几乎便要落下泪来,——虽然当初他迎娶这位多查皇后乃是奉旨完婚——是恭慈太后的意思,纵使他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却也无法违抗圣命,只有勉为其难,结纳下这多查皇后。虽然这多查皇后形容一般,而且性喜多疑,对宫中侍女对是严厉苛刻,可是她却行为蹈规,从无有过越礼之事,而且还诞下世子,可为后宫表率!——虽相貌非是出众,也是中人之选。

嘉庆见这多查皇后不似往昔,面目忽然黎黑,似为体内病毒所至,又见她手背亦有疮毒,有血流出,仿佛便是那痛疽肿毒。他回头令人端了笔砚,让袁承写下一方子。袁承远观见这多查皇后形状,心中已明了,便执笔而书,写下一方子:白芨一两、白蔹一两、南星二两、牙皂一两五钱、花粉一两万钱、射干一两、白芷二两、全蝎三两、雄黄五钱、炙山甲二两五钱、蟾酥一两、血竭二两、冰片五分、麝香三分、细辛一两、生军二两、木通一两、川连二两、山栀二两(炒)、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