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微微一怔。
他怎么也想不到,徐妙锦的格局居然如此之大!
“好!”
朱雄英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道:“你不为朝廷效力,实在是屈才了。”
“真是可惜了。”
朱雄英下南洋,剿灭满者伯夷和陈朝,而徐妙锦则是在大明希望学院学习。
她的想法,与朱雄英有几分相似。
而不是像朝堂上那些迂腐的人一样。
“陛下,臣妾身在后宫,也会为陛下分忧的。”
至于能不能为朝廷效力,徐妙锦并不在意。
对她来说,这也是为朱雄英分担压力。
“大明虽强,可臣妾也知道,陛下是想要大明再上一个台阶。”
“这可是打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根基。”
“我绝不会成为陛下的累赘。”
“陛下放心,我在这里,后宫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好!”
朱雄英不由得鼓起掌来,对徐妙锦赞不绝口。
朱雄英赞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你能这么想,我很高兴。”
朱雄英虽然很有能力,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以徐妙锦的本事,完全可以在朝做官。
但是按现在的观点这并不合适,她只适用于幕后。
当天晚上,朱雄英就来到了坤宁宫。
第二天清晨,朱雄英才回到奉天殿。
奉天殿案前,朱雄英看着桌上的折子,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以前,他还嘲笑老朱,说他当了皇帝,却不知道享受。
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在了自己的手里。
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太嫩了。
虽然朱雄英把很多事情都交给了自己的手下。
解缙和杨士奇两个人负责处理朝政的事情。
可即便如此,朱雄英还是有种时间不够的感觉。
一旦登上皇位,就不会有轻松的时候。
国内的事情都交给了解缙他们,可是国外的事情还是要处理的。
大明要西征,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这次西征,并非针对东瀛,亦非针对陈朝。
上面两国都位于大明的边境线上,只要把大明的军队调过去,就可以开战了。
但是,如果他要去西域,那就是跨越了大半个大明。
想要供得起几十万人的西征,所需要的财富绝对是天文数字。
大明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才行。
朱雄英的西征,就像高仙芝在大唐的时候一样。
这样的远征,需要的是稳定的后方。
冒然出兵,只有败亡一途。
大明要打仗,是不能依靠任何外力的,也不允许有临阵投降的现象。
这是一种对国家的认同感。
短时间内,朱雄英并不认为现在就能出兵。
朱雄英坐了一会儿,对身边的小李公公吩咐道:“通知解缙,杨士奇,明天一早,文武百官都要上朝。”
“是!”
小李公公应了一声,连忙去通知解缙和杨士奇。
朱雄英就是这样,除了一周一次的早朝之外,偶尔还会突然召开一次朝会。
若是文武百官不能到场,那就是要承担责任的。
翌日清晨,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奉天殿。
今时不同往日。
经历了上次上朝缺席,被革职的事情。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敢不来了。
所有人都来了!
朱雄英环视一圈,发现这里已经没有空位了,这才点点头。
仪式结束后。
朱雄英缓缓道:“今天只谈一件事。”
“那就是我们大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一个宏伟的计划。”
“那就是工业化!”
“全面工业化!”
朱雄英的话刚说完,奉天殿鸦雀无声。
这一幕,朱雄英早就料到了。
因为,朝堂之上,真正明白工业化意味着什么的人并不多。
他们对工业都一窍不通,更别说工业化了。
所以大臣们的疑惑,也在情理之中。
但也有少部分人,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因为他们懂得工业化的意义。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会看到这样的政策。
反倒是坐在朱雄英身边的解缙和杨士奇,面色平静。
因为他们知道,在出征之前,朱雄英一定会有这样的想法。
没有强大的实力,是绝对不可能进行远征的。
如果大明的实力要超过欧洲,那就必须进行工业化,才能实现飞跃!
“解缙,给他们讲解一下,什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