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特意准备的死局(1 / 2)

凛冬长夜 柿餠 3033 字 1个月前

“敢问小侯爷,为何要放那鞑子使者离去。”

石吉祥开口道。

听到这话,杨三生笑了笑,开口反问道:“你认为,以我军目前的实力,出兵灭掉满清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吗?”

石吉祥闻言,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以我军的实力,只要南北同时出击,那些狗鞑子绝对撑不过三个月。”

“你说的不错,绝大多数的军中将领也如你这般,认为鞑子不堪一击,灭掉鞑子也只是弹指之间,并且也有不少军中将领向本侯写了许多请战信。”

杨三生点头同意石吉祥的说法。

“既然这样,小侯爷为何不速速发兵灭掉鞑子。”

这一刻,石吉祥心中的疑惑更多了。

“灭掉鞑子容易,可灭掉鞑子之后,才是麻烦事的开始。”

“小侯爷此话何解?末将愚钝,恳请小侯爷解惑。”

杨三生闻言,知道石吉祥这是在代一些军中的将领询问他的意思,而他愿意向石吉祥解释,也是变相的向军中那些想要尽早出兵灭掉鞑子的将领解惑。

“如今我军在东南地区改革如此顺利,你可知何为?”

“末将愚钝。”

“首先,我军控制的东南区域临海,这些区域有不少商人和世家大族都与我军拥有共同利益,因此,我军的改革只要符合这些人的利益,哪怕这些人因为改革而损失掉部分利益,那也会因为改革后他们可以获取到新的利益而继续支持我军的改革。”

“其次,我军在东南地区的威望无人能出其右,且我军的大本营也在东南区域,所以改革才会如此顺利。”

说到这里,杨三生顿了顿,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继续道:“最后,改革虽说只需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就行,可如今这年代,绝大部分百姓的认知低下,容易受人蛊惑,因此,我军的改革则需要得到那些商人和世家大族的支持才行,否则,这些商人和世家大族若是在暗地里破坏我军的改革,那我军的改革进展必然缓慢,甚至止步不前。”

听到这话,石吉祥挠了挠脑袋,更疑惑了,开口问道:“小侯爷所言,与我军出兵灭掉鞑子有何关联?”

“若是我军出兵灭掉鞑子,占领整个北方后,那北方需要改革吗?”

杨三生开口问道。

“当然需要改革啊!”

石吉祥不假思索的说道。

“可北方的那些商人和世家大族与我军并没有多少共同利益,且大多数北方的商人和世家大族都从未从事过海上贸易,若是本侯在北方改革,你认为,北方的那些商人和世家大族会全力支持吗?”

“这…………”

一时间,石吉祥有些语塞。

不待石吉祥开口,杨三生继续道:“最坏的结果就是这些商人和世家大族举兵造反,随后这些人被本侯派兵灭掉,只是这样一来,北方就会有大量的百姓死亡,这是本侯不愿见到的场景。

当然,反过来说,这也是最好的情况,只要灭掉了这些反对势力,本侯想要在北方改革,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最怕的就是,北方的那些商人和世家大族,表面上支持,暗地里反对,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听到这里,石吉祥有些似懂非懂的说道:“难道说,小侯爷是想借助鞑子之手,帮小侯爷除掉北方的商人和世家大族?可鞑子会这么愚蠢,主动对这些人动手,毕竟就如同小侯爷方才说的那样,北方的商人和世家大族肯定不会主动把脖子伸出去。”

“这就是本侯让那名鞑子使者进入南京,然后又将其赶走的原因了。”

杨三生微笑道。

“是因为…………”

石吉祥思索了片刻,猛然道:“水泥!”

“不错,就是水泥。”

这一刻,石吉祥总算是明白小侯爷的用意了。

……………………………………………………

自从满清在关外的地盘被彻底清除,杨三生又派兵利用水泥筑城逐步蚕食草原蒙古诸部的地盘后,满清和蒙古诸部的生存空间正在被逐渐的压缩。

一旦让多尔衮知晓,关外的汉人军队与南京的明军是一伙的,多尔衮会怎么想?会怎么办?

坐以待毙?不可能,满人好不容易才突破山海关,占领汉人的北方地盘,且在享受到了北方地区的繁华和富庶后,没有哪个满人愿意回到他们曾经那个荒凉、寒冷和贫瘠的家乡生活。

哪怕多尔衮愿意主动投降,并返回家乡,怕是他麾下的那些满人和蒙古将领得到此消息后,第一时间就会把多尔衮给大卸八块。

因此,面对关外的汉军与南京的明军乃是一伙的局面,多尔衮要想保住大清社稷,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大规模的募兵。

可如今乃是小冰河时期,北方本就寒冷,粮食产量原本就少,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对满清来说,可谓是天崩地裂。

再加上满清丢失了关外的全部土地,北方的沿海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