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扩大捕鲸船规模(1 / 2)

凛冬长夜 柿餠 3298 字 1个月前

南京,侯爵府。

“启禀小侯爷,在松江府华亭修建的造船厂两日前已经竣工,明日就等小侯爷前去视察和剪彩了。”

书房内,石吉祥站在书桌前,对着杨三生恭敬道。(华亭,上海古称)

杨三生闻言,放下手中的册子,抬头道:“今晚本侯就乘船前往华亭,你下去安排一下。”

“遵命,小侯爷!”

待到石吉祥离开后,杨三生嘴角微微翘起,低声道:“这新型的造船厂终于建好了。”

在华亭建造的这座造船厂,凝聚了目前杨三生掌握的所有高科技,这座造船厂的目标则是建造蒸汽船,不要求建造出来的蒸汽船吨位有多大,只要能够让这些用钢铁制造的蒸汽船可以正常在水面上航行即可。

……………………………………………………

翌日辰时,杨三生乘坐马车抵达华亭造船厂,此时这座造型奇特的造船厂周围早已引起大量百姓的驻足围观,而当地的官员早在天还未亮之时,便在造船厂等候了。

“下官恭迎小侯爷!”

“下官恭迎小侯爷!”

数十名当地官员齐声拱手道。

“诸位免礼。”

杨三生淡淡的回了一句,便动身进入造船厂内视察。

半个时辰后,杨三生便视察完整个造船厂的内部,紧接着便来到造船厂外,开始了剪彩仪式。

随着大量烟花的燃放,华亭蒸汽造船厂从今日起便正式运营。

虽然有了一座蒸汽造船厂,但杨三生明白,如今的蒸汽船就算建造出来,也不可能替代现在使用的帆船,想要蒸汽船完全替代帆船,至少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技术积累。

并且最开始建造出来的蒸汽船肯定都是些小船,最多只能在江面上作为渡轮使用,出海就算了。

……………………………………………………

“蒸汽造船厂?”

周围的百姓听到这个名字,全都一脸的惊异和疑惑,难道说,今后这华亭蒸汽造船厂建造的船只全都是那种可以冒白烟的船只吗?

随着大量的蒸汽设备投入到了工厂的生产当中,那些蒸汽设备虽说老是会因为出现一些小问题而停工,但拥有这些蒸汽设备之后,工厂制造商品的速度比人工快了数十倍,并且这些机器还不需要休息,可以十二个时辰不停的工作。

就比如,曾经一些制造皮革的商铺,以往可是需要大量的手艺人来对皮革进行制作和打磨,而拥有蒸汽设备后,一台蒸汽机三四天便可以干完十名工人一个月的工作量。

而以往的那些制作皮革的手艺人,如今只需要站在蒸汽设备周边,把皮革放入蒸汽设备当中,等待蒸汽设备自行操作即可。

由此得知,今后若是建造的船只装备了那些蒸汽设备,还不知道那些蒸汽船可以跑的有多快。

……………………………………………………

参加完华亭蒸汽造船厂的剪彩仪式,杨三生对华亭蒸汽造船厂下达建造蒸汽船的任务后,没有停留,动身返回南京。

随着大量蒸汽设备的使用,鲸油也成为无可替代的必需品。

因为鲸油是整个工业时期的必需品,可以用于照明(油灯)、润滑机械和制造肥皂,并且鲸油的高效燃烧性能也是工业革命的重要资源。

同时,鲸鱼身上的鲸须也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例如制造伞骨和刷子等物品。

再加上鲸鱼身上大量的鱼肉,也是不可多得的肉类资源。

……………………………………………………

两天后,一纸扩大捕鲸船规模的公文便从南京传遍整个东南沿海。

在这公文之中,详细叙述了鲸鱼身上各个部位的用途,以及鲸鱼的经济价值。

例如,一头大型鲸鱼,可提炼60-120桶鲸油,每桶约159升,每桶鲸油价值3两白银一桶(17世纪欧洲市场每桶鲸油价格约为5-10荷兰盾,大明时期一两白银约等于3.9荷兰盾),单头鲸鱼的鲸油收益可达180-360两白银。

要知道杨三生麾下的普通士卒算是如今这个时期收入较高的群体,但一个月也才二两白银的收入。

光是一头大型鲸鱼的鲸油收益就相当于杨三生麾下一名普通士卒7-15年的收入。

更别说还有鲸须可供售卖,一头露脊鲸可提供 800-1500根鲸须,每二十根鲸须价格为1.5两左右,总收益在60-112两白银之间。

再加上大量的鲸鱼肉和鲸鱼骨也能卖出不错的价格,也就是说,捕获一头大型鲸鱼的总收益接近一千两白银。(这里只算收益,不算支出)

更别说还有龙涎香此等珍稀之物了,一旦得到一些,其价值堪比捕获几头或是十几头鲸鱼。

随着杨三生掌控东南区域,且掌握了大规模制盐之法后,盐已经成为极其廉价的商品,曾经那些靠贩盐起家的盐商们,不是被杨三生派兵抄了家,砍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