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2 / 4)

了,抱着牌眼神呆滞,若非身后一个人都没有,都要怀疑是有人给薛虯通风报信了。

薛虯心中一叹,这傻弟弟,连打牌的把式都不知道,旁人让着他,就真当自己牌技高超,难怪原著中被人糊弄得团团转。

他问:“想知道我怎么赢你的吗?”

薛蟠眼睛一亮,雄鹰啄米般点头,声音响亮地回答:“想!”

薛虯:“十日内把《孟子》的公孙丑篇背下来,我就告诉你。”

薛蟠:“……”

他嘴唇嗫嚅:“换成别的要求行不行?”

薛虯:“可以,把梁惠王篇背下来也行。”

薛蟠:“……”

那不还是背书,有什么区别?

不过他好歹明白了薛虯的意思,就是看他这几日不好好念书,不高兴了。也不敢再讨价还价,老老实实答应了。

虽然公孙丑篇上下共有五千字,真的很难背,但谁让他也真的想学薛虯的赢牌法门呢?若他能跟大哥一样战无不胜绝地翻牌,那也太美了吧!

想想就觉得开心,薛蟠一扫方才不悦,乐滋滋背书去了。

长瑞看着他欢快的背景,失笑道:“二爷的心思变化真快。”

“是啊。”单蠢的人就是这样好哄,不过也正因如此,薛虯才更要好好护着他们。

他道:“你吩咐下去,路上遇到大的城镇停一下,一则添些补给,二来咱们也出去走走。”

难得有机会出来,就当是游山玩水了。薛母的身体下船走走会好些,薛蟠也需要偶尔出去散散心,宝钗多涨些见识,对她日后更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反正他们时间足够充裕,不在乎多耽搁几天。

如此几天,薛蟠勉强背会了公孙丑篇,薛虯教了他一个赢牌小技巧,还没等薛蟠高兴,又抛出另一个技巧吊着他,让他继续背书。

薛蟠:“……”

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样的小技巧,大哥不会还有一大堆吧?

但薛虯将新的技巧描述得十分诱人,几乎能能看透对方的底牌,叫薛蟠蠢蠢欲动,犹豫来犹豫去,还是闷闷不乐地背书去了。

在薛蟠沉迷知识的海洋之前,薛虯先带他们出去转了一圈,这可把薛蟠乐坏了,他从小到大都没出过金陵,金陵虽好,待久了也会腻,哪里比得上新地方有趣?几乎成了脱缰的野马,到处撒欢。

薛母身子好些了,在船上闷了这些日子,出来走走也是散心,宝钗陪着她一起,母女俩买了些吃的玩的,也算是尽兴而归。

如此一路走一路玩,行程极慢,却几乎感受不到旅程艰辛,仿佛很短的时间,行程便过去了一半,薛蟠也背会了很多文章,知识储备大大丰富。

这日船又停靠在一座小城,城市不大,却是大庆有名的戏曲之乡,城中戏曲氛围浓郁,十分有特色。

薛母素爱戏曲,薛虯和宝钗陪她逛去,薛蟠却有功课未完,被迫留在船上用功,幽怨的眼神看得人忍俊不禁。

一家人漫步在戏曲之乡,只见街道两旁摊贩众多,多有面具、戏曲玩偶等售卖,到处都能听到咿咿呀呀的唱腔,就连街头玩耍的小孩也能吊几声嗓子。

为了让薛母逛得尽兴,薛虯还特意找了个当地人做向导,此人外号黑五,似乎在当地还是个小小的地头蛇,倒是很有眼色,说起话来妙语连珠,逗得薛母乐不可支。走到一条河边,黑五又介绍起上面一座古桥,说是百年前一位名伶出资修建,那名伶才冠一时、名震天下,更难得的是还有一颗善心,自掏腰包为小城修桥铺路,用他的话说,这些钱来自百姓,也该用于百姓身上,这样才不算辜负。

可惜优伶向来被视为下九流,为世人所不齿,即便名伶被人百般追捧,仍改不了出身低微的事实,就连捐钱修桥铺路也不敢叫人知道,免得世人嫌弃,不肯从桥路上经过。

后来战乱频生,盗匪横行,一伙流寇占据了这座小城。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逼着名伶为他们唱曲,名伶宁死不屈,从他自己出资修建的这座桥上一跃而下,带着他的光辉长眠河底。

他死后数年,太祖皇帝平定战乱、统一天下,众人才从经手过捐献一事之人口中知道此事,他们感佩名伶的慈悲与气节,将此桥命名为名伶桥,另还有一条名伶路,是他从前的住处所在。

黑五说道:“在咱们这里说起名伶,指的不是如今那些名角,而是特指这一位呢!”

他讲的跌宕起伏、又着意加了许多动人的细节,叫薛母听得眼眶都红了。

正是此时,有喧闹之声传来,似乎起了什么争执。黑五脸色微变。

他的确算得上地头蛇,此地的县令是他的姐夫。此次姐夫将接待贵客的任务交给他,几次交代不得怠慢,务必要让贵客宾至如归,感受到他们的好处才好。

姐夫没有说,黑五也不知道薛虯等人的身份,但他又不是傻的,只看这些人的打扮气度,便知他们非富即贵,当然更可能既富且贵。

他就理解姐夫的意思了,姐夫在小城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