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吴郡陆家,也就陆逊是个人物(1 / 2)

“主公有命,我还能不从吗?”

杨修给自己斟上一杯酒,对典魁道:

“主公让我争状元,用意颇深。

不仅是要借杨氏之名招揽天下人才,还要借此打压大汉的威望。

既然我杨修投到主公麾下,自然要尽我所能,办好主公之事。

这科举状元,我志在必得!”

杨修此言一出,周围吃饭的食客哗然。

如今大乾最火的事情,莫过于科举了。

大乾司徒杨弘为了反对科举,公然在淮南聚集士族叛乱。

可依旧没能阻挡陛下与太子大兴科举的决心。

整个大乾的学子们,也准备了许久,想要借科举之势平步青云,一飞冲天。

现在竟然有人在酒楼里大言不惭,说自己预定了科举状元,这也太过狂妄了吧?

金陵文风鼎盛,有不少学子聚集在大乾国都。

在这酒楼中用餐之人,就有很多文人。

文人相轻,他们听到杨修口出狂言,心中自然不满。

“现在县试尚未开始,就有人敢称状元了?”

“哪里来的狂徒,知道我大乾状元是什么含金量吗?”

“估计都不知科举为何物,在此吹牛吧?”

“应是如此,我从未见过此人,这人或许不是我金陵学子。”

“一个外地来的学子,也敢在金陵撒野?”

一时间,杨修这一桌成了众矢之的,周围的学子们都对杨修口诛笔伐。

杨修根本不在意,怡然自得地夹菜往嘴里送,心中竟然还有几分欣喜。

杨修心道不错,金陵城中的文人们如此重视科举,可见科举在大乾深入人心。

科举越重要越好,这样自己当上状元才有意义。

吃菜的时候,杨修感觉有点不对劲。

本来点了满满一桌子好菜,自己还没来得及吃几口,菜肴竟然要见底了。

他抬头看了看对面的典魁,这货果然在狼吞虎咽。

“典兄,别吃了!

给我留点!”

杨修一把将典魁面前的餐盘拽了过来,典魁把口里的饭咽下去,对杨修道:

“杨兄弟,你这…俺还没吃饱呐!”

“这是咱们两个人的份,你自己都吃一大半了,还不知足!”

“吃少了我饿啊…

要不咱们再多点一些?

俺知道,你手里有钱。

太子殿下可给了你好几十两金子。”

“不行!

这些钱是我准备科举用的,可不能都吃了。

你省省吧!

大不了回府我让仆役多准备点饭给你。”

典魁闻言脸色一苦,吃到了酒楼里精美的菜肴,家里的饭吃着就没味了。

大乾真是好地方,金陵城酒楼里的炒菜,把典魁给香麻了。

典魁暗下决心,等自己领了军饷,一定要大吃大喝三天。

嗯…不得不说,大乾真的好,当兵还有军饷。

典魁在曹操麾下当兵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军饷为何物。

当兵吃粮,能吃上一口饱饭已经不错了,哪还能想别的?

其实区区数十金,对杨修这等豪门阔少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

如果是杨修原来的性格,或许这一顿饭就把几十金都扬出去了。

然后在说些类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之类的话。

可杨修经历过各种毒打之后,整个人都变得务实了许多。

既然主公给了自己几十金,让自己安心准备科举,那这些钱就一定不能随意浪费。

主公都说了,待自己中了状元,不会吝啬封赏。

所以自己只需完成主公的任务,好日子就来了。

这就跟做生意差不多,主公给的这几十金,就是他杨修的本金。

等到自己当上状元,就会有数以万计的回报。

见杨修丝毫不回应自己的愤怒,反而跟典魁讨论起饭菜的问题,酒楼中的士族子弟们更加愤怒。

一个身穿锦衣的公子哥不请自来,坐在了杨修这张桌旁。

杨修很奇怪,转头问道:

“兄台,你是何人?

来我这作甚?”

锦衣公子一脸愤怒,说道:

“吾乃吴郡陆家,陆明!

我等学子日夜在书院刻苦攻读,为科举做准备,犹不敢言状元。

你是何人,从何处而来?

也敢将‘状元’二字挂在嘴上?

难道状元是你的囊中之物吗?”

“陆明啊…没听说过。”

杨修端着酒杯摇头道:

“吴郡陆家,我只听说过陆逊,陆逊还是个人物。

其余碌碌之辈,皆不足道也。”

“你…你竟敢小视我陆家?”